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你同意吗?

(2019-06-25 09:37:56)
标签:

杂谈

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你同意吗?

 

 

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你同意吗?

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你同意吗?
明珠絮语  校长视野 

高考第一天结束,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汪啸波写了一篇“下水作文”,题目叫《我为苍生鼓与呼》,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读者反响不错。

没想到,此文却引来了知名作家叶开的批评,并撰文称“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

叶开认为,汪啸波的作文“没有对现实世界、普通生活的任何真正观察、描述、与反思,感觉只是读稿子,举手宣誓表演”,作为语文特级教师“文学阅读视野如此狭隘,对文学艺术的认识如此简陋,令人十分震惊。这位特级语文教师的低水平,反映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进而引出了“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其实不爱阅读,不懂阅读,这种现状令人十分担忧”这个命题。

两位大佬之间通过公众号留言有一些互动,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和争议。

客观地说,叶开的文章只是以汪啸波的“下水作文”为由头,来说明当前的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完全针对汪啸波。

但他仅仅根据汪老师的一篇下水作文,就断定汪啸波的“低水平”,并且认为就此能“反映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恐怕有失严谨。

我们都知道,高考作文属于“带着镣铐跳舞”,存在时间、字数、导向性等种种限制。通过考场作文,很难直接判断一个人的文学素养。

比如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他们其中好几个的科考之路都非常不顺,可见文学水平高,考场作文不一定出色。

个人以为,汪啸波的“下水作文”,从学生作文的角度讲是非常不错的。我们不能上升到得文学奖的高度来评判考场作文。

就算汪啸波的这篇作文写得不好,就算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不高是事实,叶开的逻辑也是站不住脚的,谁也不能根据一位老师的一篇作文就对整个语文教师群体下结论。

当然,如果不谈逻辑问题,叶开对语文教学以及语文教师群体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其实不爱阅读,不懂阅读”,也并非夸大之词。

但这样的担忧,其实并不是来自于汪啸波的作文,而是来自叶开长久以来的观察和研究。

比如叶开提到,他曾在某市初中语文教师学习班上做过一个调查,问有谁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结果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语文教师举手。

四大名著尚且如此,其他更广泛的阅读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阅读量并不大,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他们只知道根据教材和教辅照本宣科,这是实情。

那么,是不是让语文教师都“回炉”学习就能够解决问题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语文教师是如何产生的。按照标准的培养流程:一名高中生在高一或高二文理分班的时候报了文科,然后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了师范院校,并且选择或被调剂到中文专业,最终顺利毕业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就有资格做中小学语文教师。

同样的学生,高考时如果上的是历史系,将来就是历史老师,报的英语系,将来就是英语教师,也就是说,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在大学本科阶段,除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等那些专业课,也没有大量阅读的要求,阅读量其实比普通人也多不了多少。

所以,即使“回炉”,将来出来的“产品”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炉”本身还是那个“炉”。

如果现在的语文老师真的有问题,那也不是语文老师错了,而是“炉”错了。

而如果“炉”错了,“回炉”又有何用?

当然,身为语文教师,即使在毕业之后,也应该坚持自我提高,坚持阅读与写作,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甚至都去当专家型的老师。

但人在职场,首先要考虑这样做是不是有用这个问题。

一是对学生是否有用。

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普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太多自己发挥的余地。

老师懂得多,并不能转变成学生的知识和分数,相反,加大训练量,死记硬背,研究答题技巧,却是提高成绩的法宝。

二是对教师本人是否有用。

既然老师多读书并一定提高学生的成绩,那么是否有利于本人的职业发展呢?也不是。

当老师的都知道,在学校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并不是闷着头做学问的人。

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你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不一定能评上职称提升职务,远不如那些把心思用到别的地方的人活得滋润。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普通的语文教师怎么可能让自己埋头于书卷之中!

特别赞同叶开“母语学习的核心,就是阅读优秀的文学,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的观点。

所谓语言学习,无非是读与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应该提倡更自由的教与学。

但现在僵化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中、高考的选拔方式所决定的,并非普通的语文教师所能改变。

现在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问题,但不应该由一线语文教师来背锅。

这个锅,汪啸波老师背不动,所有的中小学语文老师也背不动。

附:汪啸波文章:

我为苍生鼓与呼

文/汪啸波

如果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么他当然应该“心中装着读者”。

为什么?因为,作品需要传播,传播需要读者。作品好不好,需要围观,需要争鸣,更需要喝彩。

世界上,心中装着读者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受欢迎,享誉世界,是文学的丰碑,是文化的经典。《水浒》中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江湖好汉,面对无法忍受的压迫,于绝望中奋起,用刀剑棍棒诉说自己的反抗。《聊斋志异》里的那些鬼怪狐仙,他们或丑陋或美艳,但是无论悲欢离合,他们与生死以之的爱情故事,赚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还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古今中外名家,典型事例不胜枚举。

而我们,每一个识文断字的中学生,既然我们的生活是“作品”,那就意味着要对得起“读者”。这些“读者”,与我们的生活与命运息息相关。他们是父母,是老师,是同学,是其它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亲友。面对他们,我们应该尊重、理解、热爱;对待自己,我们则应该坚韧、勤奋、努力。唯有行得正走得端,踏实勤勉,才能创作出一部杰出的“人生作品”。

还是允许我用“作家”来说吧!尽管我的“读者”和我一样只是芸芸众生之一,在滚滚红尘中极容易被轻忽被无视,我还是愿意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在心上。

我知道他们微不足道的快乐。清晨树叶上闪烁的的一颗露珠,傍晚水面上暗红的一抹夕阳,父母一缕慈祥的笑靥,老师一道赞许的目光,被他们尽收眼底。我知道他们无法诉说的忧伤。头顶烈日,劳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推推挤挤,穿梭在污水横流的菜场;卧病在床,担心没钱求医问药;四处奔波,总是难逃生计无着。

如今,生活确实有了很大变化,可是每个村落每个城镇的建设,都需要有人关注。譬如:家乡的道路是否通畅?往昔的街巷是否繁华?远处的青山是否依然翠绿?村边的小河是否还是碧水荡漾?而那些古塔、水碓、黑瓦、白墙,是否还能承载那一段浓浓的乡愁?

我为苍生代言,我为他们歌唱。那些只为自己写作的,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这部作品的“首席作者”,也是这部作品的“第一位读者”,那么请想一想,你不也是平凡微小的苍生吗?

我愿意是作家,我愿意为万千苍生鼓与呼!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