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11月5日《现代教育报》发文:实施教学改革要先做好家校沟通

(2018-11-09 10:15:21)
标签:

文章发表

现代教育报

家校沟通

分类: 报刊发文
2018年11月5日《现代教育报》发文:实施教学改革要先做好家校沟通

2018年11月5日《现代教育报》发文:实施教学改革要先做好家校沟通

文章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2ae2e0102yeik.html

实施教学改革要先做好家校沟通

 

2018-11-02 13:28:02

近日,江苏盐城某中学对学生座位进行调整,6人一组围在一起上课。对此,家长纷纷表达不满:学生脖子酸了,颈椎疼了,更便于上课讲话了。实际上,这是学校刚刚推行的教学改革,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创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便于开展探究式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要落实这一理念,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盐城这所中学从调整学生的座位着手,6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上课,目的在于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新策略,进而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应当说,学校这样做既适应了课程改革的需要,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这样的改革举错却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原因就在于学校在实施改革前以及改革进行的过程中,没有做好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不可否认,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有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人们固有的传统思维,一些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来自于学校内部或外部的阻力。因此,学校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与各方面的沟通,争取内外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将改革顺利进行下去,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首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学校和教师要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论证。要对改革的意义、必要性、目标、具体措施以及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充分的思考和求证。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未雨绸缪,事先做好预案。同时,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积极采纳,科学严谨地设计方案。

其次,在实施前学校还要大力宣传改革的必要性,争取得到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切不可既没有铺垫,也没有方案,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只能被动应付。学校要慎重对待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沟通,尊重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改革的知情权,取得理解。

最后,要及时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改革是一种体制机制的创新,大多没有现成的模式,即使有些学校的经验可以借鉴,但遇到的问题也会千差万别。对此,学校不可置若罔闻,要认真研究问题,尽快拿出对策。事实上,对这些难题的突破,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创新。

文/王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