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口袋
华应龙
小时候,装扮老师给小伙伴们上课,口袋中要插两支笔,一支黑的,一支红的。如果只有一支笔,那不是老师,而是会计,是负责记工分的。
前不久,亲身经历的两件事,让我觉得老师的口袋中最好能有……
一
暑假前,我去兄弟学校执教观摩课《小数的意义》。
这节课,我别出心裁地给了“小数”一个好玩的说法:“小数,就是数小单位以后得到的数。”标准单位是“一”,大单位是“十”“百”“千”等,小单位是“0.1”“0.01”“0.001”等。不断地数更小单位就会得到更加精确的小数,但做人可不能这样斤斤计较。而现在的孩子,心眼儿往往不够大,有的甚至会睚眦必报。因此,课尾我设计了送给学生的一句话——“锱铢必较学小数,宽宏大度做巨人”。
可能有的老师不一定赞同数学课上讲这样的非数学的话。但,我喜欢这么顺势而为。我以为,只要对学生有益就好,只要不是画蛇添足就好,我们不必也不能死守着学科边界。如果我们的眼中只有数学,那就是个教数学的;如果我们的眼中不但有数学,还有孩子,那才是个教孩子的数学老师。原来,有两支笔的才是老师,那是个隐喻。
无巧不成书,我去兄弟学校执教的这节观摩课伊始,位于教室中间偏后的两个男生同桌就开启了争执,嘀咕不休。我目光批评,无效;我轻敲课桌,无效。真有些匪夷所思,有那么多老师在听课,竟然能全然不顾?究竟是什么问题,重要得就不能课下解决?
课上到一半了,两人还在争执,其中一个男生满脸通红,眼看着眼泪都要出来了!我想到于永正先生在《如果再教一年级,绝不会让小朋友上课尿裤子了》一文中说:“如果时光老人再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岂止是教一年级,教任何年级都要认真读每个学生的表情、动作,从中读出他们的内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于是,我果断地暂停下教学的步伐,像正常巡视一样,我走到他俩桌前。
两人的桌子中间有一滩唾沫。
我低声问:“怎么回事?”
要哭的男生,眼泪就要出来了:“他先吐唾沫的。”
另一个男生说:“我是无意的。”
“不,你是有意的!”
“是我不小心打喷嚏打的。”
“不是,你就是故意的!”
周围同学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
“哦,唾沫点大的小事,不值得斤斤计较,影响大家上课多不好!”我摸摸上衣口袋,再摸摸裤兜,掏出面巾纸,轻轻地擦掉了他们桌子中间的唾沫……
后面的学习过程,这两个孩子都很积极,先后发言,我给予他们大拇指赞扬。课堂总结时,我突然意识到“唾沫点”事件太难得了!于是,我说——
师:不断数小单位的过程,让我想到一个成语,你们能猜到是哪个成语吗?
生:锱铢必较。
师:你们真是我的知音啊!(课件出示:锱铢必较)锱是一两的——(生:四分之一);铢表示一两的——(生:二十四分之一)小数真精确,锱铢必较,像0.659。(学生们会心地笑了。)但像小数那样做人就小气了,唾沫点大的小事不值得计较。我想刚才闹矛盾的两位同学,这节课的收获最大!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课件出示:锱铢必较学小数,宽宏大度做巨人)
(全班同学懂事地点点头)
课后,我想,如果当时我的口袋中没有纸巾,怎么办?让学生自己擦掉再上课?是打喷嚏的学生擦,还是计较的学生擦?他们又拿什么来擦……由谁来擦值得计较吗?从那之后,上课前,我都会在口袋中装几张纸。
二
暑假中,我回老家参加2018年度教育峰会。执教展示课的小老乡基本功特棒!她的《可能性》一课设计得非常现代,让学生站立在课堂的正中央。她把刚刚结束的俄罗斯世界杯引入其中,饶有情趣。
学生们探讨得正热烈,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老师,我要上厕所!”小男孩倾着身子,举着小手。
真煞风景!但小老乡很自然,微笑着说:“去吧,去吧,没关系啊!”
刹那间,那用词、那语气、那神态、那氛围,成就了一道母爱的风景。
继续欣赏着小老乡的精妙课堂,讲可能性有大有小。忽然间,我想,那男孩会不会没有手纸?这,可能性很大。我舍不得离开课堂,怕错过了精彩。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猫着身子,走出了会场。
厕所里,蹲着的小男孩把裤子脱到了小腿,正埋头查看着……
我轻轻问道:“肚子坏了?”
“嗯”,他抬头看我一眼,继续埋头看他的裤子。
“有纸吗?”
“没有,我找了一圈,都没找到。”
我掏出口袋中的纸巾给他,小男孩很礼貌地回了我一句“谢谢您!”
我回到会场继续听课。小老乡的课真是精彩!课尾的一题多用,就像一套组合拳,打得我五体投地。继而,我想:如果男孩举手请假时,她不动声色地走到男孩身边,从口袋中递出几张纸,那就……
当然,这是过分的要求,不该成为要求,但如果作为一条建议呢?也许因为它是“合情”的,所以也就“合理”了。
三
小孩子坏肚子,那是常有的事。抽鼻涕的小孩已不多见,但偶尔还会碰上。哭鼻子的,可不单是女生,男孩也会有泪轻弹……其实,当老师莫名其妙地满头大汗时,他能掏出纸巾,擦去汗水,还是挺儒雅的。(上课出汗,那不是没功夫,而是在用功夫)
当然,还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因此,我是希望由一位口袋中永远装有几张纸的老师来教我的孩子的,因为——我知道了“口袋里有什么”是个隐喻,言外之意是“老师的心口里面有什么?比原来多了什么?”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