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3月28日《中国教师报》发文:“减负”,从提高课堂效率始

(2018-03-28 10:21:58)
标签:

文章发表

中国教师报

减负

分类: 报刊发文
2018年3月28日《中国教师报》发文:“减负”,从提高课堂效率始


2018年3月28日《中国教师报》发文:“减负”,从提高课堂效率始

文章阅读:http://pgy.voice.edu.cn/rp/rp_detail.html?docid=43975

“减负”,从提高课堂效率始
王 营

 

    提起课业负担,人们往往都会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因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生理负担;二是因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心理负担。在我看来,这都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产生的负担。

    学生学习新知产生的负担主要是由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的,如同人体消化不良可能由于吃得过量,可能由于情绪障碍,还可能是进食方式不当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种学习负担既有别于客观的认知量负荷,也不同于主观的心理负担。

    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授刘力认为:“在心理学中,存在对第一事物的‘印象’现象。人类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和极强的记忆力。如果学生能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轻松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那就很容易一步到位,印象深刻,否则就会带给学生本来不该有的课外负担。”

    由此可见,“减负”不能仅关注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长短,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效果。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关注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和效率,减少非教学时间,强化师生沟通,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课堂学习负担,还要求教师抓好课前预习、课堂达标和当堂作业。课前抓预习,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高的问题;课堂抓达标,目的是解决学生认知负担过重、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抓好当堂作业,目的是实现学习任务堂堂清,解决学生家庭作业多的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减少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控制了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就达到了“减负”的目的,这其实是对课业负担的一种误读。其实,负担不是一个像作业时间与作业数量一样简单到可以量化的数字,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主观感受。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那么他连续学上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相反,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了,心生厌倦,即使只学几分钟也会感到很疲惫。所以,学生深层次的负担来源于认知的轻重程度,学生如能在课堂上学得轻松、高效、有趣,当堂完成学习任务,那些外在的负担自然也就减轻了。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