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现代教育报》发文:校外培训应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标签:
现代教育报文章发表校外培训机构 |
分类: 报刊发文 |

校外培训应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2018-03-13 19:10:04
“如今有两个教育系统:一个是公办、民办等学校组成的系统;另一个是补习学校,从补习数学、英语等课程到培训书法、钢琴等特长。补习学校如此盛行,我觉得有些不正常。”在日前举行的政协无党派人士讨论会上,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委员说道。(3月11日新华网)
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如今,校外补习越来越热火朝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去各式各样的校外培训机构。校外补习持续升温,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优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面对各类升学压力,家长的焦虑和无奈。
对于孩子是否参加校外培训班的问题,不能做简单否定或肯定的回答,关键是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培训什么和怎样培训。笔者认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应以数学、英语等学科类课程的培训为主,而应以文体类特长培训为主。不可否认,许多校外培训机构打着“提高学生成绩”的旗号,提前学习文化类课程知识,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有的培训机构进行超纲、超难度教学,搞题海战术,强化应试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况且,培训机构的教师不乏来自于公办或民办学校的教师。这些现象如不及时纠正,不仅影响区域教育生态,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但是,校外培训机构仍有存在的必要,完全可以作为学校教育补充,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主,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对于一些在体育、书法、绘画、舞蹈等方面有天赋的学生,由于学校提供的这类课程无法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校外培训的机会,这是发展孩子个性特长的需要,也是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所培训机构,如果在某一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出特色,不仅能赢得家长和学生青睐,也能赢得市场。
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什么”,还要进一步明确“怎样培训”的问题。有的校外培训机构条件简陋,缺乏基本的办学资质,管理松散,质量难以保证。有鉴于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像对待学校那样,加强对辖区内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要明确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办学标准,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申报、审批和退出机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取缔。要依据校外培训机构的特长培训项目,构建相应的质量评估标准,引导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并且定期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
□文/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