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耕不辍23年,他是怎么做到的……

(2018-01-26 10:40:20)
标签:

教师

写作

专业成长

分类: 教学教研
笔耕不辍23年,他是怎么做到的……

笔耕不辍23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原创 2018-01-17 张建国 
 
常常有老师说,自己太忙了,光上课就够忙活了,假期就陪家里人,没有时间读书、写作。

如果你也有困扰,或许可以看看这个老师的故事。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张建国老师笔耕不辍,写作23年,但该享受的生活却是一件不落。

假期里忙得不亦乐乎,但始终笔耕不辍

经常有老师疑惑不解地问我:平时教育教学时间那么紧张、任务那么繁重、压力那么巨大,还要负责学校教师培训等行政工作,你哪来的时间、精力、心思坐下来撰写教育教学文稿的?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秘诀之一:善于充分利用假期,笔耕不辍!

一些老师可能会半信半疑:难道你不做家务?不锻炼身体?不外出旅游?不好好休息?不与亲朋好友聚会……

我不厌其烦地如实相告:除了要参加某些会议、担任某些评审、审阅某些稿件、做好行政值班,我在假期里可以说是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每天都要买菜忙饭,洗衣扫地,侍弄花草;隔三差五地要与亲朋好友小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我享受的生活基本上是一件不落,一着不让,一样不差。比如说烧菜,我所做的糖醋排骨、爆炒腰花、红烧公鸡等,都能够做到色香味俱全,男女老少皆宜,在“圈子”里可是小有名气的。
 
心里惦记着“笔耕”,自然就有时间了

那么,时间哪儿来呢?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的确是这样,只要你“愿意挤”,就一定能够赢得足够的时间。

我惊奇地发现:当你心里总是惦记着“笔耕”,将“笔耕”看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时间就好像小溪里的水一样,每天都可以从四面八方,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汇注到你身边来,管你用个够;而当你总是盘算着家务、旅游、休息、小聚,压根儿就不愿、不想“笔耕”的时候,时间就如同烟花儿飞溅开去一样,转瞬即逝,当然没有时间“笔耕”了。不相信?这还不简单,你不妨坚持一段时间试试看。

事实上,属于教师的假期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每个星期里有周六、周日,每年都有寒假、暑假。尤其是寒假和暑假,是其他很多行业的人都羡慕不已,而又无法拥有、利用和享受的。问题是,我们要注意巧妙计划,重视合理安排,善于科学利用。

比如,周六、周日可以写写随笔之类的文字,字数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就是要动动笔墨,留下自己生活、工作、读书、思考的“痕迹”——这些可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它们是“沙”,是“腋”!这些“沙”和“腋”越聚越多,自然可以派上大用场,亦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了。
 
可写的东西太多,走心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写随笔类的文字,不必刻意讲究文字技巧,只要能够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行;内容可以宽泛一些,可以是教育的、教学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娱乐的。当然,应尽可能与教育教学有联系,或者是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在寒假特别是暑假里,相对于教育教学期间而言,属于教师自己的时间比较集中,大多可以自由支配,就可以将平时积累的随笔类文字等“沙”“腋”搬出来晒一晒,不断地翻翻看看,走心地挑挑拣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或打磨成相应的小文稿,或串联为具有论文性质的大文章。

有人担心“笔耕”的内容,可我要说,值得“笔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比如,可以详细地记录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生活的故事,可以比较系统地整理研读教材的收获,可以深刻地反思教育教学的得失,可以全面地回顾参加观摩研讨活动的感悟和体会,等等。然后,将这些故事、收获、得失、感悟、体会等进行深度加工,精雕细琢。于是,一篇篇教学文稿也就顺顺利利地诞生啦!

自1995年开始“笔耕”至今,我已经在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稿360多篇。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在假期里完成的。
 
教师要成长,“笔耕”是不可或缺的路径

在我所认识的教师朋友中,很多都是利用假期“笔耕”的高手与智者。其中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资深特级教师、正教授级中小学高级教师。他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一到假期,就关闭手机,专心致志地读书思考,全力以赴地撰写文章,完全达到了痴迷、忘我的境界。所以,他收获的成果也不是一般的丰硕。

毋庸讳言,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小学高级教师的,但绝不能因此而不思进取,自甘平庸,日趋堕落。人总是要有点儿精神的,更何况是肩负着“教书育人”天职的教师呢?年轻教师要成长,要前进,勤于、善于“笔耕”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路径,更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年过半百,至今仍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目前获得的最高专业荣誉也只不过是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但是我觉得,身为教师,除了教育教学等常态工作与生活,没有什么比“笔耕”过程本身更快乐、更幸福的事情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没有耕耘,何来收获?老师们,假期正是“笔耕”时,你们还在犹豫什么呢?请立即行动起来吧!

作者简介:
张建国,男,1966年4月出生,江苏如皋人,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小学教学》特约编委,2007年第11期封面人物,“活动教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学校师训处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