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教育学:不务正业的语文学霸贾宝玉
(2017-01-09 16:02:15)
标签:
红楼梦贾宝玉语文学霸 |
分类: 语文教学 |
红楼梦里教育学:不务正业的语文学霸贾宝玉
文/匡双林
我一同学,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典型。
数学课,专门用来睡觉,但数学永远第一名——恨得我这种数学后进生牙痒痒,又一点法子也没有。数学课睡完之后呢,譬如化学课,拿一个矿泉水瓶,装上自己一泡尿,然后研究这里到底是什么成分——靠,真够恶心。折腾完之后,一头扎进金庸的武侠世界,吃饭的时候,左手武侠,右手吃饭。我们挑灯夜读,他继续读武侠。最后,他进了北大。
他是不务正业的学霸。
不务正业与学霸联系在一起,貌似有点矛盾。但在语文学习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比如,贾宝玉,就是典型。
第三回,王夫人向黛玉说起宝玉,书中写到:“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这八个字,是贾敏也就是黛玉的母亲给侄子下的评论,真的是这样么?
宝黛初见,宝玉就引经据典了一番:“《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探春笑道:“只怕又是你杜撰的吧?”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了吧?”这一句有意思,貌似他读过四书了,并且,也读过了一些“杜撰”的书。
那他厌恶读什么书呢?厌恶读教材而已——说白了,就是《四书》。书中的例子就多极了。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一定见过,语文课上不听讲躲在抽屉里看课外书的坏小子,成绩未必差。其他书籍,基本上看不出来他有什么厌恶。
第二十八回,宝玉早饭后,来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读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地满身满书都是。读书叫做“细玩”,再看挑选的这环境,如此清雅,真是适合读《西厢记》。这样读书的学生,怎么会是“顽劣异常”的孩子呢?并且,当黛玉葬花回来被她逮着正着,慌忙说自己的书是《大学》《中庸》,怎么骗得过聪明的黛玉呢?他于是有一个对西厢记的评价:“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对《西厢记》的这句评价,最少是读书痴迷到了极点,或者说,真的感受到了连饭都不想吃的地步。朱熹老师说过:读书“使饥忘食,渴忘饮”,朱老师当然没见过《西厢记》,不知道包不包括这类书。自然,这书就到了语文学神林黛玉手上: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功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在他严厉的父亲眼里,除了四书,其他几乎不算书——“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连同《诗经》都看不上了。但是,对儿子对对子一事,并不是全然反对的。第十七回,贾政逮着宝玉逛即将竣工的省亲别墅。宝玉可是出尽了风头。这可是现场作文。
这位学霸,不仅读当时的禁书,不仅玩对子,还是一个杂家。
“那宝玉虽不算是个读书人,亏他天性聪敏,且素喜好些杂书”——(七十八回)
第八回,在薛姨妈处饮酒。母女反对。宝钗嘲笑道:“宝兄弟,亏日每日家杂学旁收,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好一个“杂学旁收”——说明贾宝玉同学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举一个杂学旁收的例子吧。
二十八回。王夫人问林黛玉用药的情况,记不起丸药的名称。宝玉说,人参养荣丸。不是。他再一口气说出好几个药名来: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麦味地黄丸。这些药,出自明朝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一口气,几个药,同一本书,不能说是胡说吧?虽然最后还是由另一位学神级别的宝钗猜出来是“天王补心丹”,但这已是“旁学杂收”一个例证了。当然,倘若这几味药在当时常见——那《芙蓉女儿诔》算是杂学旁收的代表吧?仅此一篇。还有,四十八回。说到他们诗社的事情,宝玉说“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画?他也不算外行啊!
书法呢?应该称得上是一个高手了吧。第八回,贾府一批下人,戴良,吴新登,钱华等人,偶遇了贾宝玉同学,向他讨要斗方:“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问他们在哪里见过的时候,他们回答说:“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不得了,还和我们寻呢。”在同一回,贾宝玉写了“绛芸轩”三字,请黛玉看,黛玉的评价是:“个个都好。怎么写得这么好了?明儿也与我们写一个匾。”好几处有,说明多;称赞,说明写得不错。即便下人这里有溜须拍马的成分,但你什么时候见过黛玉恭维人?
宝玉同学的书法,是着实下过功夫的。
七十回里,袭人劝他收心。怕贾政同志检查宝玉的家庭作业。说到书法。宝玉说:“我时常也有写的好些,难道就没收着?”“明日开始,一天写100字才好。”第二天,“窗下研磨,恭楷临帖”。
但贾宝玉同学,由于用心不专,四书,读是读了的。不过不精。“最喜内帏厮混”的公子哥儿性情,也让他在一些场合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譬如,他的大姐,封了妃子,从皇宫里回来了。把“红乡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贾宝玉同学偏跟自己名字中最后一字过不去,想好的“绿玉春犹卷”生生被学神宝钗逼回去了。吓得宝玉“拭汗”。
还有一次现场诗歌比赛,也栽过跟头。
秋爽斋咏海棠。探春写完了,还改抹一回;宝钗有了,也在斟酌更好的。至于学神黛玉,那简直就是“谈笑间,樯橹灰挥湮灭”的从容潇洒,贾宝玉同学呢,“背着手,回廊上踱来踱去”,最后,被评委李纨同志评了个末等,这也算是他栽了一回。谁叫上来的都是高手呢。
语文学习的一个秘诀,就是博览群书,杂学旁收。教材,有辨别地读一点,固然也不差。语文,搞的就是书海战术。不务正业的宝玉同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语文学习的榜样,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
2016年4月13日晚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