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哪种奖励对孩子来说最有益,“物质”还是“精神”?

(2016-09-11 06:46:07)
标签:

家庭教育

孩子

激励

分类: 家庭教育
哪种奖励对孩子来说最有益,“物质”还是“精神”?

原创 2016-08-31 中国教育报 家庭教育之声

应不应该对幼儿采用奖励?采用什么手段来激励幼儿对其发展最有益?适当的奖励可以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促进幼儿更努力追求进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激励不当也有负面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奖品激励也有负面影响

不知从何时起,用奖品激励幼儿变成一种常见的现象。幼儿做了好人好事,买东西奖励;幼儿大小比赛获奖了,用奖品激励一下;特别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成人往往会想尽办法激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其中物质奖励是许多成人惯用的手段。

奖励幼儿是必要的,但方式方法需要特别重视。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家长利用物质奖励的做法就是“德西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

用物质奖励的方式短期内能够激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会丧失了激励作用,还会使幼儿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学习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一件新衣服、几元钱而学习。久而久之,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不仅不会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其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

但并不是说家长不可以给幼儿物质奖励,而是家长的奖励应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等,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只是昂贵的玩具则最好不要,避免幼儿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奖励的作用利大于弊。当幼儿取得进步、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时,适时的奖励可以对幼儿起到激励作用,更有利于幼儿树立上进心、追求更大的进步。奖励分许多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定期奖励和不定期奖励、及时奖励和延迟奖励,等等。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家长越来越多的选择用物质奖品奖励幼儿。这就需要注意,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幼儿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量与频率时,就成为一种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

另外,给幼儿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作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把幼儿引向唯利是图。成人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相对于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更为重要。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尊重、被爱、被认可、被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因此,要让幼儿不断发展、健康成长,要想办法提高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动力,提高幼儿对学习、对发展的兴趣以及饱有对未来世界探求的欲望,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最主要的应该是精神鼓励。只有不断给予幼儿更多的精神关注,使他们的灵魂丰盈充实,有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

当幼儿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绝不会有家长说:“孩子,如果你能走上10步不摔倒,我给你10元钱。”这个时候,每位家长都会无条件地为幼儿高呼“加油”,拍手叫好,这时的家长都是优秀的激励大师。然而孩子长大了,家长却忘记了为他们喊“加油”,为他们拍手叫好了。

在最初孩提时代,幼儿虽喜欢被表扬、被奖励,心中却并没有对精神、物质有严格区分。例如,一朵简单的小红花就可以让幼儿开心好几天,而这种简单的满足是建立在精神愉悦的基础之上的。

幼儿最初只是希望得到肯定,精神与物质都只是一个形式,但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却把物质奖励当成法宝滥用,直接造成了幼儿不断增长的索取欲望,造成了幼儿不当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奖励变成了家长的负担,也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创新益于幼儿发展的奖励方式

表扬是一种奖品,要学会精神上表扬。表扬的方式分许多种,比如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当你用语言表扬幼儿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表扬时要距离幼儿近一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要表扬幼儿具体的行为,告诉幼儿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幼儿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因为幼儿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物质奖励可以用代币法来实行
代币法奖励,即由家长设立一种奖励机制,自制钱币作为代币,幼儿因良好行为而得代币。代币法的原理与积分法是一样的,但更实物化,更有趣一些。四五岁的幼儿更喜欢代币的形式。

比如,整理玩具(每天4分),帮助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入园(每天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积满40分可以去游乐场。
 
幼儿可以把代币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里,随时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和即将得到的奖励。这时候的奖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那么简单了,幼儿在攒代币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到满怀希望地期待某一件心爱之物的乐趣,亦可以在积攒过程中锻炼幼儿,让他拥有等待的耐心。改变物质奖励的形式,可以让幼儿收获更多,也可以让家长看到更多惊喜,为幼儿不断的成长感到开心。

适时给予孩子权力性奖励

权利性奖励顾名思义是给孩子以某种权利来作为对其良好行为的肯定。在家里,父母奖励孩子,也是从真正满足孩子内心需求出发,激发内在动力。比如,给孩子半天与父母单独相处的时间: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工作或朋友。或给孩子2小时时间,完全自由分配:在2个小时里,平常受限制的事可以玩个痛快。或由孩子为第二天的晚饭点餐:即使平时不允许吃,父母也会给孩子做。

孩子们觉得,这才是他们真正渴望的奖励,因为他们得到了特别的尊重、关注与自由。在一次次奖励中,他们的责任感、荣耀感、成就感和自主感得到了激发。
 
对于幼儿教育来讲,奖励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让幼儿拥有更广阔更自由的胸怀,是让幼儿能够一直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幼儿获得自我学习与发展内动力,养成好的习惯。

当我们看到奖励蕴含的力量并正确使用它时,才能为幼儿的成长助力,才能托起一轮新生而活力四射的太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