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真正的教育,是改变思维方式、获得幸福的能力
(2016-09-06 16:26:25)
标签:
教育教知识幸福 |
分类: 精华文摘 |
真正的教育,是改变思维方式、获得幸福的能力
2016-08-23 中国教育学会
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
原耶鲁大学校长、享誉全球的教育家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2005年,美国已故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Wallace在演讲中说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