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字写好了,修养慢慢就来了
(2016-08-27 17:57:52)
标签:
书法修养写字 |
分类: 我的书法 |
字写好了,修养慢慢就来了
字,人人写,人人一生都离不开字,但未必都能将字写的正确、清楚、整洁、美观,使人感到舒服,而不使人眼花缭乱,望而生厌,或因字笔画不清而不知其所云。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别急躁,踏踏实实写字,用心把字写好了,修养自然来了。
字写的如何,他是人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达。在我国传统的书法理论中,习惯把写字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早在西汉晚期扬雄在《扬子法言》中就说过:“书,心画也。”至东汉晚期,赵壹在《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的观点。
所以,慢慢的,把字写好了,修养自然而然。
字写好了,修养慢慢就来了
明代傅山说:“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
在我国封建时代,历代都把书品作为考核人品的一项非常重要条件。以书取士,要想作官,必须写一手好字。
写不好字,别说作官甚至找个文差也很难。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踌躇满志到处巡狩,巡狩到那里,就要在那里立石记功,这些记功石碑上的字都由他的丞相李斯来写,这也说明书法艺术在秦代已明确受到重视。
我们知道,魏晋时代特别是晋,是历史上书法造诣最高的时代,并设置书学博士。魏武帝曹操书法水平就很高,他对善于书法的人特别器重。
据记载曹操曾派专人访求得罪过他的梁鹄,就是由于他的字写的非常好,而不记前嫌,加以重用。
大唐年代,官方全面采取了以书取人的措施,又设立了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书学”。在选拔人才的四个方面(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第三就是书。
现代有一门学科叫做笔迹学,他是通过对个体笔迹不同书写规律的研究,反映书写者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一门以研究人类文字笔迹特点和人的内在素质之间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与心理学、行为学、人才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也说:“笔迹学是一门被高度使用的科学,因为它不必见面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看来,我国古人所说的“书如其人”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
书法写的是字,字和字连成文,不管文义只考虑字,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
在阅读、书写书法作品时,我们就要学习古文、诗词、名言、警句、论述、了解历史、了解书法家的历史背景、经历、人品等等,在此同时,不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也受到传统文化和书法家人品的熏陶。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发至内心的爱国之情也会由然而生。
前一篇:【转载】换个眼光看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