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师总说“工作累”,究竟为何?
(2016-05-30 17:41:31)
标签:
教师工作累 |
分类: 精华文摘 |
教师总说“工作累”,究竟为何?
2016-05-24 中国教育报
教师总说“工作累”,究竟为何?
原因一:教师不仅是“脑力劳动者”
从根本上讲,教师之所以感到“累”,很大程度上是把脑力劳动当体力劳动来做了。是在工作中用了“蛮力”。“蛮力”用得多了,又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疲惫感油然而生。就教师群体而言,往往是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容易感到累,这些教师有“年轻”做资本,从体能角度看有绝对的优势。他们更愿意,也最容易动用“蛮力”,也最容易感到“累”。教得久一些的老教师反而容易从教学中找到幸福和快乐来。
认真研究一下真正让老师们感到“累”的工作,我们不难发现,“累”的背后常常是无意义、无价值。
小编说:一不留心,教学中的许多工作都会像累人的作业那样成为让学生感到苦,教师感到累的事情。逃出这种恶循环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教师千万不能把教学当体力活。一定要用思考取代“蛮力”。不把教学当体力活儿,首先要学会把那些让自己感到“累”的工作抽取出来加以分析,用心去研究。只有真正把脑力劳动当脑力劳动去做了,蛮干带来的“累”才会消散。
“累”归根到底是教师成长中的烦恼。新课改指出教师成长途径有三条,一是自我反思,二是同伴互助,三是专业引领。这三条途径都可以消解我们成长中的烦恼。
原因二:个人成长难度大
小编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培训内容几乎就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或者是关乎“道德”的讲稿,而这些乏味的东西周而复始地循环,让他产生了无尽的厌烦,抵触。培训,让他不进则退。道德,成为一些要求的时候,提出要求的人自己未必做得到。道德亦是一种高尚的生活体验,只有当生活足够优雅时,开始讲究。所以,德者,就是有道的生活。
原因三: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老师的收入不高。尤其,是在最近加过工资后。这是一次神奇的加工资经历,许多老师千盼万盼的,终于盼来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当然,老师的工资也算不得太低。但是就如我以前说过,一个职业的收入水平其实是很能反映社会对这个行业的重视程度的。
小编说:一个人的收入,是和一个人的支出挂钩的。老师们的收入,在一线城市,如果需要买房、育儿的话,其实并不算宽裕。大多数老师对于收入,就会产生一些焦虑,这很正常。尤其是年轻男教师,如果缺少家中的父母支持,那么,他的经济压力是很大的。
原因四:工作缺乏成就感
成就感也许是一个太虚无的东西,但是许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除了收入,真的就是靠着这个支撑下去的。而老师恰恰是成就感非常低的一项工作。因为你面对的是孩子,而你也只是“孩子”这个产品成长过程中的一小环。要看到这个“产品”的最终形态,你需要等上几十年。这种成就感不是一次考试,不是一次竞赛,而是关乎孩子的一生。你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吗?而且最后,就算你的学生成功了,成才了,成人了,小学老师,往往是不太被提及的。这种成就感的落差,不从事这行的人,真的无法体会。
小编说:任何人劳动都需要获得承认和肯定,对于真正的老师来说,最大的肯定,是来自于长大后的学生的。这需要等待几十年,难免,老师对于自己做的工作,就会产生怀疑,产生动摇——我做得对吗?我做得有意义吗?我做得值得吗?相信许多老师内心,都会产生这样的动摇。
原因五:“事无巨细”的劳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线教师的身份开始多元:学习指导,思想工作,安全监管,突发事件救助,家校联系……这些工作是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不敢说,但确实是我们的良心工作,这也不用想。没有一个教师会在儿童有危险的时候不理不睬,会在突发事件前跑跑。而当这一切都以文件,规则的形式制约教师的时候,一线教师就感觉喘不过气来了。事实上,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因为儿童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各种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不被惩罚的。所以,一旦有事发生,班主任首当其冲。有形的,无形的压力在班主任工作中如影随行。
小编说:教师的越权越责,让教师身心疲惫。而此时,谁来保护班主任,保护一线教师的权益?只有靠教师法,劳动法,宪法。当事情真的发生后述诸法律,一线教师还需要具备法律意识,还要走司法程序,效力远不如一份份“文件”来得管用!
原因六:没有学管理学,却要管理几十个人
管理学是近一百年来西方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它是随工业化、集团化、流程化而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对人的关系.(大多数人把管理和统治混淆了起来)。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最大,薪金最高,权力仅次于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也非常高。读完中欧的MBA需要近50万元,读完哈佛的MBA需要70-90万元。试问:哪一位教师在师范学校学过管理学?哪一位班主任在管理几十位学生的时候得到过系统的、科学的、准确的管理学指导?
小编说:事实上,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因为学生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各种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不被惩罚的。管理学的基本要求是:奖惩分明。所以,班主任的管理信度只能靠个人的魅力和无穷的耐心。教育学生的思想,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那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哪个教师的责任。一方面是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一方面是工作的内容无边无际,一方面是待遇出奇的低,一方面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技术培训。
后一篇:校本教研要以改进“常态课”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