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教育没有恐惧
(2016-02-04 22:13:07)
标签:
教育十一学校 |
分类: 精华文摘 |
让教育没有恐惧
2016-01-29 李建平
笔者观察十一学校很久了,发现这里的孩子走在校园里开朗无惧,不像有的学校学生怕教师怕得要命,见到外面的客人十分拘谨,而他们则完全不同,该干什么干什么,好像很自我。
6月的一天下午,笔者与李希贵校长一起陪同《南方周末》的记者走在校园里,一名学生和李校长迎面碰上了,很大方地问校长:“你不认识我吗?我是电视台的。”那个口气、那个自信就好像说“我”是中央电视台的。当时,李校长好高兴啊,他说他好喜欢这个状态。
说话间,他又收到一条短信,打开就念:“我是学生电视台《方圆聚焦》栏目的编辑。同伴关系日快到了,我们要为十一做个专题片,引起全校同学的关注,倡导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想请您谈谈同伴关系日设立的初衷和目的,您所期待的十一学校的同伴关系是怎样的。下周什么时间方便采访呢?”
一次,笔者到初中楼找一位老师,听见他和一名学生说:“今天下午的活动推迟了。”话音刚落,那个同学立刻大声喊起来:“为什么呀?也不跟我们商量商量?”这是在十一学校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学校中许多事情,无论大小经常与学生商量,征询学生的意见。如果哪一次没和学生商量,他们便会毫不客气地说:“为什么呀?”
这是一所没有恐惧的学校,这是一所不惧权威的学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秦雨菲同学从小喜欢毛茸茸的东西,能养的小动物都养过,看见小刺猬、猫、狗、小鸡、小鸭、小松鼠等,就想抱回来。后来因为住校,不能回家看小动物了,心里很不爽,一天,她忍不住从学校附近的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小兔子,壮着胆子抱回学校来。“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如果不行就在校园里垒个窝,反正会有办法。没想到大家都喜欢,老师也没说我。没想到,学校这么宠着我们,竟然允许了。”她笑眯眯地向笔者诉说当时的经历。
后来,她发现母兔太孤单了,就又买了一只公兔。五个月后,兔子生了小宝宝,生了一窝又一窝,前两窝都被同学抱回家喂养去了。“我们上课时,兔子就在教室后面玩。下课了,我们就到教室后面和兔子一起玩。学习累了就照料兔子,到校园里给兔子拔草。它们那么萌,那么可爱、温暖、柔软,同它们一起度过的时刻,那么幸福美好。”秦雨菲一边抚摸着兔子一边说。
“不会影响你学习吗?”一位记者担心地问。
“不会,绝对不会,只会让我更安心地学习。”她回答得特别肯定。
“有时莫名其妙地很烦躁,摸一摸兔子的毛,看它们吃东西的样子,情绪就好了。”秦雨菲甜甜地笑了。
(原载《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李建平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