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两大支点

(2016-01-02 15:34:44)
标签:

和谐教学

分类: 教学教研
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两大支点

王敏勤:教育学硕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国家二级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天津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员,天津市普通高中特色办学专家组成员。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目前已公开出版45本书,发表200多篇论文。主持完成一项“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多项省(市)级和院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王敏勤教授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和谐教学模式。和谐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四大要素及六大关系。四大要素是指:教师、学生、教材、方法;六大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个工程,首先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占位把握课标 立体式展开教材
谈及教材与课标,王教授讲到在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而忽略其在课标学段中的要求,忽略其在整体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王教授用一种很形象的“知识树”的模式来帮助教师建立知识网络,并以此打通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情感价值观之间的联系。通读教材,熟悉课标,它并不只是要求教师会解答相关题型,做些学习笔记,而是要求教师“走进课本”、说教材,把这种知识树植根于头脑中,形成自我知识的网络,不仅要求教师对本册、本单元整体地位以及编排意图的理解,更需要教师对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相互性有一个整体把握。教师只有对整个学段的教材、整个学期的教材、对单元教材有系统的把握,从整体到部分的解读教材,构建知识树,对教材的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形成一张良性的、可循环的知识网络。

师生共画知识树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效的课堂真正落脚点还是课堂,如何让师生轻松、快乐的教与学,并让学生在40分钟内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王教授为教师们做了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告诉学生,学完一节教材或者一篇课文,还要及时回归上位系统。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王教授还指出,每节课要将学习的目标呈现给学生,这样每个都有了学习的方向,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向着学习的目标努力行动。为了更高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王教授还明确的指出了:课堂教学,上课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教师不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并为学生呈现自学指导。这个自学指导实际上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思考哪些问题),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能动性大大的提高了。这样教师在知识树的联系交互中教学相长,教师的这棵知识树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与会老师反馈:
夏津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教无定法,但要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新课标,教师要关注整个教育过程,学生应该达到何种能力。
夏津县第三中学教师:王教授讲解了“课程标准”,关于“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我们学校正在推行小组化合作教学,此演讲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盛店镇宋里长屯小学教师:王教授给我的感受是心智图对一册书的框架和描绘很重要,一堂课的心智图能够传达一课的重要关键词,教学中要有课标的把握点展开教学。
陵城区西街小学教师: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通过知识树能看出课文的发展线索和作者的意图。
陵城区五中教师:王教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人茅塞顿开,理清了教育教学的思路,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
德州铁西南路小学教师:熟练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能够立体把握整合教材,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学会画一个完整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