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特级教师告诉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知识之间的关系网

(2015-11-24 18:22:28)
分类: 精华文摘
特级教师告诉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知识之间的关系网

原创 2015-11-23 常生龙 
小编的话
请快速背诵以下这串数字:11840219493196641997。

怎么样?记住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看看你记忆的方法,也许就能知道,你的思维模式是专家型的还是新手型的。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物理特级教师常生龙的这篇文章从学习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比记住具体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构建起知识之间的关系网。
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组织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如果把学生看做新手,教师就是专家。

教师经常会在脑海中无意识地创造并储存起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这个网络把重要的事实、概念、程序与本学科中的其他要素联系起来,而学生就没有这样的本领。

在安布罗斯等人所著的《聪明教学7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中,给出了这样一幅图:
【转载】特级教师告诉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知识之间的关系网


图A和图B是新手知识组织的典型形式。他们可能拥有大量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要有也是小范围的联系。

相互之间要么是分散的(如图A),要么是知识点之间的现状链接(如图B),看上去似乎都联系了起来,但只要其中某个位置的联系被破坏,就会导致整体的联系困难。

图C和图D的知识组织结构,往往是专家所具有的,当然两者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结构C体现出鲜明的层级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天然具备这样的层级特征;结构D展现了一种联系更为紧密的知识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知识之间交叉关联,就像现在的互联网的形态似的,为知识的提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知识的组织形成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有着密切关系。新手和专家相比,他们所掌握的概念、事实和技能之间的联系密度或数量都远小于专家,因此知识组织的方式通常也比较简单,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这种相对缺乏联系的知识组织,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比如在记忆一组信息时,学生通常是一个个信息强行记忆,在短时间里或许可能记得住,但时间一长就又忘记了。教师就不一样了,教师具有信息组块的策略,会将需要记忆的一组信息转化为一个自己熟悉的知识组块。

如果信息量比较大,就组成若干个知识组块,然后把3~4个知识组块,组合成更大规模的组块,并按照层级结构把大规模组块整合到更高水平的群组中。

在学习活动中,知识组块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让记忆更加富有成效

比如下列一串数字,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方便记住吗?

11840219493196641997

因为这20个数字,相当于20个信息点。人的短时记忆的信息通道容量是5±2,记住5~6个数字是容易的,超出了通道容量的范围就非常困难了。

如果要记忆这些数字,不妨做如下的设计: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全国解放;1966,文革开始;1997,香港回归祖国。

还是20位数字,通过知识组块的方式,结合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将其从20个信息点变为4个,符合短时记忆的认知规律,记忆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所以教师上课,如果信息量比较大,就应该采取信息组块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2
让知识提取更加便捷

到一个大型仓库中去提货物,仓库保管员需要做的事情是:第一步,明确货物的名称;第二步,确定货物所在的区域;第三步,走到这个区域搜寻货物并将其找出来;第四步,将它搬运到出货口;第五步,验货之后交给提货人。

大型储物仓库,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结构系统,仓库的保管员更是具备专家式的知识组块,对各种物品的布局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要一个指令发出,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物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组块的能力,与此是非常相似的。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学生学着对知识进行编码、分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储存,明白知识提取的路径和程序。

3
让问题处置更加高效

举一个例子。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在雨过天晴之后带着孩子们外出。在一个广场上,有一大片浅浅的水坑,人可以在其中踩水玩。老师发现水坑中有一枚硬币,就对孩子们说:“水坑中有一枚硬币,看谁先找到!”

孩子们都奔了过来,来来回回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后来,一个孩子采用地毯式搜索的方式,才发现了这枚硬币。

为什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硬币,孩子们却找了很久才找到呢?这是因为成人识别水中硬币的方式和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成人可以通过水中硬币反射出来的光等多种信息,来推断水中硬币的存在,因为他有多次遇到水中硬币的经验,使得自己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种处理此类问题的知识组块(或说图式),这种图式可以帮助自己进行推理,跳开烦琐的实践。

而孩子没有这种图式,他要眼见为实,找起来就很困难。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组织新知识的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