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快乐是一种心境

(2013-12-23 09:06:46)
标签:

传统文化

教育

论语学习

论语中教育智慧

随笔

分类: 《论语》感悟

快乐是一种心境

《论语》感悟(一一零)

文/王营

原文: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6.11 孔子说:“颜回真有贤德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的生活,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真有贤德啊!”

感悟:本章是孔子对颜回品德的高度赞美。他称赞颜回虽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穷困生活,但是颜回却并不忧愁,而是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着。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面对艰苦的物质生活,往往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有的人可能会因此自暴自弃,有些人甚至会铤而走险,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像颜子这样做到“以苦为乐”实在不容易。在颜子看来,快乐与物质和环境无关,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满足。颜子所乐之事不是物质和环境多么优越,而是对美好道德的追求和完善,是一种超越物质和环境的道德境界。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说:“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不德。”

与“乐”相对应是“忧”,“忧”也一是种心境,也有高下、境界之分,有贤者之忧,也有庸人之忧。颜子所忧的是自身道德是否完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所忧的是天下苍生,此乃贤者之忧。有些人因没有房子住而忧;有些人现在有了一套新房,又为下一步拥有一套更宽畅一点的房子而忧;还有些人说:要是我有五十万就好了,可当他有了五十万的时候,他又想要拥有一百万,这些都是庸人之忧。普通人一生总是被自私、贪婪、攀比等支配着,因而终日忧心忡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过得快快乐乐,但是怎样才能找到快乐呢?既然快乐是一种心境,那么只有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是否快乐也只有自己说了算,谁都帮不了你。对于物质和环境过分追求的人,那么你就克制一下自己自私、贪婪、攀比的欲望,经常想一想“知足常乐”这句话,也许你的心理能得到暂时的快乐。如果你真得想要一生开开心心,那么不妨学一下颜子,或者读一读卡耐基《人性的优点》这本书,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卡耐基说:“假如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事情,我们就能快乐;假若我们想的都是悲哀的事情,我们就会悲哀。”他在书中引用了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例证:拿破仑拥有普通人所追求的一切,如荣耀、权力、财富,他却对圣海莲娜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她却表示:“我发现了生命是多么的美好。”的确是这样,有时候金钱、财富、地位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有时也会给人来忧愁和烦恼,我想百万富翁的快乐指数一定比不上颜子,因为他们每天都会为失去财富、地位而担惊受怕,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

卡耐基在书中还为我们介绍了七项快乐法则,现抄录如下:

第一项法则:思想决定态度,如果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会感受到快乐。颜回符合这一条,他为追求美好的德行而快乐,无论物质环境多么艰苦,他都不在乎。

第二项法则:永远不要去试图报复我们的仇敌,如果我们那样做的话,我们将会深深地伤害自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去想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

第三项法则:不要因为别人的忘恩负义而忧伤,而要认为这是一件自然的事。我们要记住,找到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对人施恩勿望回报,只为施惠的快乐而施惠。感恩是“教育”的结果,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懂得感恩,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这样去做。

第四项法则:记住你所得到的恩惠,不要理会你的烦恼。

第五项法则:不要模仿别人,让我们找到自己,保持本色。

第六项法则:当命运只给你一个柠檬的时候,你就要试着做一杯柠檬汁。

第七项法则:要对别人感兴趣,忘掉你自己,每天都要做一件能让别人高兴的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