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做不了政治家,就做教育家

(2013-10-18 09:04:51)
标签:

传统教育

传统文化

教育

论语学习

杂谈

分类: 《论语》感悟

做不了政治家,就做教育家

《论语》感悟(九十七)

文/王营

 

原文: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5·22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感悟: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不被重用时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回国继续从事教育的宣言。孔子周游列国,难以实现他“仁政”的治国理念,处处碰壁,在陈国时,甚至没有饭吃,已“知天命”之年的他此时意识到,自己已与政治无缘,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认为,国家要长久安定,要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在他的故乡鲁国,他说有很多年轻人,胸怀大志,其中也不乏很有文采的人士,但是他们需要很好的教导和引导,才能匡正自己,走向正道,所以既然我周游列国都不见用,不如用剩下的时间回去继续教育他们。孔子回国后专心教育,删订《诗》《书》、著作《春秋》,桃李满天下,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大成至圣先师”的崇高地位。

当教师有什么不好!认真读一读孔子的传记,我认为孔子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他个性耿直,很容易得罪人,而且也没有非常硬的后台,虽然他的某些政治主张为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拿来麻醉老百姓,或者为封建统治装点门面,但他所谓的“仁政”、“克己复礼”的治国理念至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合时宜的。由此看来,孔子顶多算是一了不起的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合格政治家,然而他却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经历了半生的政治磨难后,最终为给自己找到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

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魏书生也是当代了不起的教育家。由于十年“文革”,魏书生初中毕业后失去了读高中、入大学的机会,18岁上山下乡,19岁曾在小学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任教。在工厂工作期间,因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说过孔子的好话和“文革”的坏话,而被打成“准反革命”,挨过批斗,受到诬陷和迫害。为了能当一名教师,在工厂工作期间,他曾先后写过150次申请,最后一次是在1977年9月份,是在他被确定为厂级领导接班人有望走上仕途以后,那时的教师地位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他递交申请的时候,恰是“宁挣三斗糠,不当孩子王”、“好好干,我让你去当售货员”的年月。魏书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口头、书面向领导提出申请多达150次。有人可能要问:魏书生怎么啦?别人看不上、瞧不起的职业他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答案是魏书生热爱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正是由于这份爱,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换一个角度看,在当今教师队伍中,的确也有一部分人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有些教师热衷于搞政治,想尽千方百计向上爬,目的是混个行政级别,弄个一官半职,精力根本没有用教学和教研上。这种人干脆就不要再当老师了,直接去考公务员有何不可?有些教师满脑子经商思想,浑身铜臭气,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第二职业,有的甚至利用教师职业之便,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这种人干脆辞职,去经商也许能成为一个百万富翁。

当今社会,许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原因是教师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客观地讲,教师这个职业是艰苦的,也是清贫的,然而教师的精神却是富有的。他虽然不是政治家,然而却能培养出当政治家的学生;他也不是百分富翁,然而却能培养出百万富翁的学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得是人才,靠得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才从哪里来?靠千千万万个像孔子、魏书生、于漪等一大批淡泊名利、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为本。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人才质量的优劣,在许多人都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当今社会,我也想对适合当教师的优秀人才们大声疾呼:“归与、归与”,孩子们需要你们,国家的未来也需要你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