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师者的典范
(2012-07-12 16:06:13)
标签:
传统教育传统文化人文教育感悟随笔论语学习教育 |
分类: 《论语》学记 |
千古师者的典范
——孔子的为师之道
《论语》学记(八)
文/王营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千古师者的典范,其为师之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孔子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千古第一学者,其勤奋好学的精神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如巍巍高山,令人望而却步;如浩浩海洋,使人莫测其际。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孔子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教师,诗、书、礼、乐、射、御、数、术,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而且对每一个领域都有研究,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尤其在音乐方面,他不仅精通乐理,并且能对当时流行的音乐作品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作出中肯的评价。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多才多艺,当时就赢得了世人的赞赏,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在教学中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一视同仁,他倾其所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生活中的孔子表情温和严肃,神态安祥,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第七),弟子们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讨论问题,甚至高高在上的君主,也愿意接近他。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爱教育、爱学生、爱生活,兴趣广泛,学识渊博,使孔子成为千古师者的典范,成为名扬世界的十大文化名人,其对历史的贡献可与天地相参,与日月同辉。《中庸》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确哉斯言!唯圣人孔子能当此至高无上的评价,后世绝无敢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