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面发展,先行后言,和谐相处

(2011-03-29 18:19:31)
标签:

教育思考

教育杂谈

传统文化

传统教育

感悟随笔

养成教育

教育

分类: 《论语》感悟

全面发展,先行后言,和谐相处

《论语》感悟(二十六)

 

文/王营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动起来,有些话等做了以后再说。”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合群。”

感悟:这三章讲得都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孔子认为,君子首先不应该成为一种器具。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所谓“器具”,只有一或者两种用途,比如杯子是用来盛水的,笔是用来写字的,绳子是用来捆东西的……。君子不应该成为这种具有单一用途的“器具”,而应该博学多才,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启发意义。有人指出,未来社会需要大量“T”型人才,“T” 的上面一横代表全面发展,下面一竖代表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即“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是发挥专长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无所谓发挥特长,即使有专长,也不可能达到高精尖的水平。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现在许多地方已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目的就是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

其次,君子要先行后言,做了再说。有的人是说了不做,只会夸夸其谈,不能深入实践,亲自去做,这种人是空头理论家;君子不是这样的人,是做了再说,用自己的行动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孔子这番话是针对子贡说的,然而对于当前的教育工作也有指导意义,我们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脚踏实地、勤于实践的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只会说不会做,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做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说和做紧密相联。

先行后言还是检验一个人工作作风好坏的重要指标。有些人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干某件事目标定得很高,理论一套接着一套,但只会发号施令,不会在亲自去做,结果使很多事情虎头蛇尾,半路夭折。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并在进一步的实践中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经验总是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行”只有先于“言”,“言”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孔子强调君子对人应该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个人,与每一个人搞好关系,而不是结党营私,拉帮结伙。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有点“和稀泥”的味道,似乎让人感觉君子“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其实孔子并不是这个意思,对待与自己意气相投、志同道和的人,做到“周而不比”不难,难得是如何做到与自己意见对立者,甚至相互仇视者的“周而不比”,真正的君子不可能与坏人同流合污,但可以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言行,去影响他、感化他。

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名学生,既要接纳优秀生的优点,又要容忍后进生的缺点。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爱自己的孩子容易,爱别人的孩子难”,的确是这样,有的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于后进生则不理不踩,让他们变成了被遗忘的人,其实他们才最该成为教师关注和教育的重点对象。

除了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外,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与别人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踽踽独行、排斥他人、单打独斗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团结协作精神,也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证,具备这种品质的人,往往具有宽广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魄,这也是“君子不器”的一个重要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