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吃野菜的日子

(2009-05-31 18:46:30)
标签:

野菜

菜豆腐

感悟随笔

人生启迪

我的情感梦

杂谈

教育

分类: 文学世界

想起吃野菜的日子

 

文/王营

 

端午节回老家,我顺着田间小道行走。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散发着浓郁的芳香。田野里,小麦已由青返黄,再过一星期左右就该收割了。

突然眼前一亮,在田间地头上发现了一种野草,深绿的顔色,象猪毛一样细细的叶片,这不是我小时候经常吃的一种野菜——“猪毛菜”吗?

我蹲下身子,用了半小时的功夫,掐了满满的一大把。拿回家后,让母亲在开水里一氽,捞出后在清水里洗净、凉干,放入盘中加上油、盐、酱、醋以及姜末、蒜泥等,一道精美的野菜肴就做成了。据说这道菜有清肺、养血之功效,在城里的大饭店里能值好几元钱。

突然想起小时候吃野菜的日子。

我们那里是山区,水浇地很少,加上粮食产量不高,所以每年的春天几乎家家都闹饥荒,粮食不够吃,只能靠野菜充饥,家乡人称之为“闹春荒”。

春天到来,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草长莺飞,万物生机勃勃,此时却是采野菜、吃野菜的大好季节。在家乡人看来,所有树上结的、地上长的,都可以拿来充饥。我曾经吃过柳芽、杨树叶、槐树叶、榆叶,也曾吃过地上长的各种野菜,如荠菜、白蒿、米蒿、蚂蜂菜、灰灰菜、猪毛菜、地瓜秧等。总之,只要不药人,凡是大人能吃的,我都吃过。

那时吃野菜可不象现在这种吃法,不但加工程序简单,而且缺乏必要的各种调料。新鲜树叶采回家后,一般先是水煮,去掉清涩气,然后加入一些玉米面、地瓜面之类的粗粮,做成窝头、菜豆腐,充当主食;各种地上长的野菜经水氽后,加上适量的盐和菜籽油,当蔬菜食用。那时候,农家人一年到头很难吃到几顿白面饭,能吃上这样的饭菜,保证填满肚子就是最大的福气了,顿顿有肉、顿顿有酒有菜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树叶饭和野菜饭那时觉得实在不好吃,口感远不如白面馒头和正常的蔬菜。最难吃得当属杨树叶和槐树叶做成窝头或菜豆腐,吃在嘴里,苦苦涩涩,没有一点香味,难以下咽。吃下去后,胃里往往不舒服,经常吐酸水。尤其是槐树叶,处理不好吃下去还会有毒,让人的脸肿得十分难看。最可怕是误食有毒的野菜,有一回我们村一位老奶奶下午到地里采野菜,因老眼昏花,误将野麻籽叶当成了灰灰菜,晚上熬粥食用后,第二天便命丧黄泉。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要争着抢着吃野菜,因为实在没有别的饭可吃。当春天鲜嫩的树叶和野草刚刚露头的时候,农家人便早早起床,到河边地头上采摘树叶和野菜了,去晚了采不到最新鲜的,天亮后杨树、柳树、槐树等往往会变成一树光秃秃的枝条。记得有一年的春天,大约凌晨三点多钟的样子,母亲就喊我起床,母子俩来到离村二里多路的河堤上,趁着月光,我爬上高高的杨树,我在上面使劲的掳叶子,母亲在下面拾,不到一个时辰,我们就采到两大袋子新鲜的杨树叶,偷偷运回家中,因为那是集体的杨树林,一旦被民兵发现,是要罚工分的。

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野菜有这样几种:柳芽菜豆腐,虽有些苦涩,但清热去火,适宜春天食用;槐花地瓜面饼,色泽黑白分明,清香可口;生吃榆钱,甜香清脆,是孩子们的最爱。还有灰灰菜稀饭、蚂蜂菜烙菜饼、凉拌猪毛菜等,也都是我最爱吃的。有一年的秋天,我们家还用生姜苗做了一次地瓜面菜豆腐,生姜的特殊气味混合着地瓜面的清香,至今想来仍满口余香,只是后来我们家再没有种植过生姜,我也就再也没有吃过这样的菜豆腐。

想想哪些人畜同吃一种食物、与动物夺食的日子,心里的确有点感伤。如今,农村人再也不用为吃渴发愁了,这些野菜在农家生活中也退居了二线。但在城市饭店的桌子上,野菜却有上岗的趋势,有的人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专门跑到乡下的餐馆里品尝野菜。城市的菜市场里也有很多卖野菜的乡下人,野菜的价格不菲,比一般的蔬菜还要贵。看来,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生活需求也多元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