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十国之行(十五)--风车下的荷兰

标签:
旅游欧洲荷兰阿姆斯特丹奶牛风车自行车美女 |
分类: 欧洲行 |
进入荷兰境内,两边的土地越来越平坦,眼前也越来越开阔,绿绿的草地牧场,奶牛、羊,甚至还有散养的猪,它们悠闲的不停的吃草,站累了趴下接着吃,似乎这就是它们一天的生活。棕色的、黑色的马,毛色纯亮如缎子般的漂亮。古老的风车是荷兰的符号,虽数量越来越少,不过还是有些被用作发电或灌溉。
旅行社安排了一家“汽车旅馆”,原以为是为了节省路途时间,但后来才知道,我们行程中的所有郊区、公路、机场酒店,都距离城市和景点很远,而且是绕路才能到达,只因为这个团人太少,需要利润就要减少支出。不过,这样的酒店经历和体验倒也挺有意思(可惜差一家城区老酒店)。这家酒店和我从电影中看到的恐怖、简陋的汽车旅馆截然不同,装修别致且细致入微,走廊旁有电话间、挂衣间、休息座,还有为残疾人提供的轮椅,自助餐很丰盛,还有客人自助榨汁机,将整个橙子放入机器,看着它被搅碎,一杯绝对新鲜的橙汁你尽管喝吧,保证无公害。商亭的小商品价格不算高,不过没有产地,很像温州货。房间里的装饰简单色彩温馨,但不是很干净,可以随意观看电视里免费的A片。天还亮着,很多货车司机就停下来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到了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路边一些湿地滩涂,荷兰的国土面积的一半海拔低于1米,很多地方甚至低于海平面。从一座低于海平面的桥下穿过,意大利司机还开玩笑说:我们到水下了,要被淹了。
荷兰人太精于贸易,很早就把极富荷兰特色的郁金香、风车、木鞋、奶酪、白篮彩釉陶器带到了世界各地,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我就曾看到过白篮彩釉的荷兰吻娃。桑斯安斯风车村和中国的很多地方所开发的民俗村、古村落一样,经过整修而打造成的一个可以看到风车和各式手工艺品作坊的旅游点,原本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现在太过商业化,进门时有人为你拍照,离开时门卫提醒你去取你的照片(可能会照到其他人),要支付10欧元。这里的风车也已不用,只是为你来拍拍照片。看到的多是黄皮肤游客,很少有欧美人。
我们参观的钻石厂旁边的广场有些特别,梧桐树下铺满了细碎的砂石,很有点儿日本枯山水的风格。纵横交错的运河河道使得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街道很窄,政府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市区很多地方机动车禁行或单行,而道路上全都设有与行人和机动车分开的自行车专用道,路边也都设定了很多自行车存放处。看看路边停放的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自行车,街上从身边骑车而过、穿着时尚的俊男美女,你甚至可以把他们当作风景来欣赏。当然,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和建筑都非常漂亮,不同时期风格古老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得益彰,漂亮的橱窗,现代线条的装饰,色彩浓重的建筑,时尚而且现代的城市。
荷兰在二战期间是中立国,得以让阿姆斯特丹保留了每个时期的建筑,十六世纪砖石结构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代表作西教堂),十七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代表作王宫),十八世纪新哥特式的建筑,十九世纪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在阿姆斯特丹独成一派,最显著的特征是建筑外墙都具有绚丽的装饰,门窗的形状都很奇特。二十世纪后更多富历史气息的商铺建筑在市中心、运河旁建成。
市中心的水坝广场是旅行者必去的地方,广场西侧是王宫,北侧是新教堂(曾是皇帝加冕和婚礼的地方),南侧是杜莎夫人蜡像馆,东侧是国家纪念碑(纪念二战中阵亡的将士)。从广场中间穿过的是水坝大道,大道的另一端就是中心火车站。广场上、街道旁搞怪的行为艺术、弹琴的艺人、牵着狗的老者、骑着自行车的美女与游走在人群中的鸽子、自行车上伫立的鸟,加上咖啡馆中飘出的浓香,我坐在纪念碑的台阶上,静静的享受。在王宫的东北角不远处就是德瓦伦红灯区,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各种肤色的橱窗女郎,只有晚上才有。开放的荷兰,博彩、大麻、性服务、同性恋、安乐死都是合法的,大麻咖啡馆可不是喝咖啡的地方。当然,阿姆斯特丹还有很多的国际大企业和银行将总部设在此地。喜力啤酒1864年在这里创立,在机动车禁行的市区,他们用涂成红色的马车运送大桶的啤酒,免费的广告。
在旅途中,我喜欢在广场、街头看过往的人,欧洲人的着装很简单,蓝色的牛仔裤、黑色的上衣,配上一条围巾或一个时尚的包,生活的轻松和快乐写在脸上。欧洲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但露天场所不在被禁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