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十国之行(十四)--科隆大教堂

标签:
旅游欧洲德国科隆教堂 |
分类: 欧洲行 |
酒店是在科隆的郊区小镇,清晨起床,走在安静的街道上,呼吸一下小镇新鲜的空气,一个妈妈带着有些智障的儿子从我前面走过,妈妈紧紧的拉着孩子的手,我向他们微笑着打了一声招呼,妈妈也向我微笑的说了一声HELLO,还弯下身和孩子说着什么,男孩儿很腼腆,稍微向妈妈身后躲了一下,怯生生的看着我,小声说HELLO,妈妈又向我微笑的点了点头,然后搂着孩子低语了几句,男孩儿乖巧的点点头...好温暖的一幕。
跨越莱茵河,对面霍恩索雷伦铁桥和科隆大教堂映入眼帘,我们来到了拥有2000年历史的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科隆。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世界第三大哥特式教堂,1996年被列为世界遗产。教堂在二战期间同样历经炮火的洗礼,虽遭损坏,但并没有倒塌,后经重新修复。教堂无论外部还是室内,无论空间还是装饰,都充满了中世纪浪漫主义色彩,157米高的双塔已成为科隆的标志。
教堂建筑的大门、墙壁、屋顶,到处是繁复、精美的雕刻,墙柱上向外探出各种神兽,大概是出自于宗教故事,或是教堂的保护者。一头形如“猪”的神兽,耳朵向上竖立,嘴巴大张,样子很凶猛。教堂前广场上有些行为艺术者装扮成天使、古罗马战士...还有梳着长发的弹琴艺人,他们很享受自己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生存方式。
教堂平面造型是一个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十字有两种,另一种是横竖一样长的希腊十字)。走进43米高的中殿,教堂里有些暗,外面的光线透过花玻璃竖窗照进教堂,烛台上教徒们点亮的烛光照亮教堂的每个角落。正中是台阶上主教的讲台,后面是唱诗台,前面的座位有五千个以上,两侧的柱子上是一座座雕像。仰视哥特式的教堂穹顶,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内心却又如此平静。
教堂两侧还有几个小殿堂,依旧是哥特式的造型顶,但每个区域的雕像、雕刻、壁画所表现的主题均不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教徒们,静静的坐下祈祷。
在欧洲,教堂都是艺术的宫殿,这里最特别的是一幅幅讲述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画卷。
教堂内还有一幅幅漂亮的宗教故事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方三圣朝拜圣婴图。
教堂两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精美的雕刻,描述着耶稣降生、耶稣受难、耶稣重生...生动的故事。柱子上、祭台上竖立着一座座宗教故事人物的精美雕像,人物的刻画很生动。柱子下端同样绘有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壁画,只是风格更抽象、更写意。
前来科隆大教堂参观、做弥撒的人络绎不绝,老人推着轮椅上的家人静静的向上天祷告,或许这是他们倾诉心声、保持内心平静的最好方式。一侧的科隆火车站建筑简单,很富现代感。在欧洲,火车是连接不同城市和国家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工作在一个城市,却生活在另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科隆的城市建筑还是德国的简约与现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