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埃及卢克索门农巨像国王谷女王庙火车小镇古王国壁画石刻 |
分类: 非洲行 |
晚上吃过晚餐,旅行车把我们送到开罗火车站,我们将夜宿火车,前往卢卡索。火车上还算干净,但埃及的铁路非常颠簸,沿途还经常突然刹车,一路上晃晃悠悠、醒醒睡睡,前一天乘夜航抵达开罗,第二天又经过火车上的颠簸,身体有些疲惫。清晨,乘务员很早就将我们叫醒,拉开窗帘,太阳已经出来了,火车行驶过一段荒漠,一片绿色映入眼帘,田地里绿油油的小麦、粗壮的椰枣树、偶尔的水塘、还有一早忙碌的拖拉机...这倒让我感觉不是在沙漠中的埃及,而是回到了中国的南方农村。远处,尼罗河被一片绿树遮住,一个氢气球漂浮在半空,乘务员是个高个子,身材魁梧,肤色略黑,大概是太阳晒的,他用带有口音的英语告诉我们,卢卡索就要到了,并非常热情的将我们的行李箱提到车门旁边,我赶紧找零钱,准备付小费,幸好一下飞机就兑换了一些“埃磅”。
走下火车,干净的站台、漂亮的车站、安静的小镇...一切让我意外,和拥挤的开罗相比,六七百公里以外的卢克索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色彩柔和,空气清新,安逸宁静...
卢克索位于尼罗河岸边,古称底比斯,是古埃及帝国中王朝和新王朝(约公元前2040年至1085年)的都城,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法老在这里兴建了无数的神庙、宫殿和陵墓,导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古埃及信奉太阳神,日出的东方在尼罗河东岸,所有古代神庙都建在东岸,而坟墓建在日落方向的尼罗河西岸。
门农巨像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两座古老的岩石巨像是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神殿已无踪影。巨像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传说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但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
国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这里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远古的埃及法老们相信来世,因此非常重视陵墓的建造。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狭窄的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陵墓中的石像、宝藏、木乃伊已经运送到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陵墓中公元前1000-2000年的石刻壁画,我们参观了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的陵墓,保存良好的精美壁画,有成排站列的正在祈祷的人,有躺下等待升天的人,有牛、羊、人不同化身的太阳神,有鸟、船、蛇、鹰、甲壳虫等等图形的象形文字...奇迹,简直是奇迹。
哈采普苏特陵庙(女王庙)位于底比斯卫城的最北端,哈采普苏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她是除克莉奥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为法老的女性。哈采普苏特将自己的陵庙建在峭壁上,陵庙分为三层,刻有大量的浮雕。哈采普苏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其夫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她作为太后为年纪尚幼的图特摩斯三世处理朝政,之后自立为女王。她注重贸易,通过和现在的索马里地区的贸易往来,来获取香料。作为女法老,哈采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毁掉了。现有的陵庙大都是后来修复的。
第一层损毁严重,只剩下主体石柱支撑着整个陵庙,柱头雕刻的鸟还依稀可见。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主体是相连的,第二层陵庙前是一个很开阔的广场,这一层石壁上的雕刻以各种神话故事为主题,也有反映当时经济贸易繁荣的场景,同样有大量的象形文字,色彩非常鲜艳、明快,而且保存至今。
登上有鹰把守的楼梯,可以上到陵庙的第三层。神像的面部表情安详、和蔼,双手交叉在胸前,手中握有神器。
一排连廊式建筑后面,是陵庙的主殿,一个不是很大的院落,一样的残破。
游走在这断壁残垣之间,静静的欣赏石壁上的一副副雕刻,石柱上一座座石像,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