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埃及开罗千塔之城清真寺伊斯兰教女人和男人面纱宗教 |
分类: 非洲行 |
从飞机上俯视埃及,无边无际的沙漠,只有沿尼罗河两岸很狭长的绿色长廊,其他偶尔在荒漠中一片绿洲、一个村庄或城市,然而正是在这广阔的沙漠中,却孕育了人类最久远的古文明,创造出最早的象形文字,被誉为“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的埃及,拥有着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伟大的“阿蒙神庙”建筑群、天外飞仙般的巨大壁画、巧夺天工的精美墓葬品...源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文明令世人惊叹。
开罗是埃及的首都,前后两天的开罗行程,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开罗。从机场出来向市区行进,路两旁漂亮的酒店、欧式的洋楼、热带的树木...经过尼罗河畔,高楼大厦、湖中游船、湖畔公园、高耸的开罗塔...更是让你认为这是一所新兴城市。
再向前行,路旁很开阔的区域,地面上大大小小、低矮的各种塔式建筑,中间又会有一些简陋的民居,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埋葬死人的地方,越有钱的人,陵墓的纪念碑塔越大,而这里的民居则是很穷的人,没有钱住在城区,为了生存,只得与死人相伴...此时你又会叹息如此的贫富差距。
到了市区,不是很宽的道路上车水马龙,塞车已经成了开罗的交通问题。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的清真寺、教堂,可以通过塔尖上是新月还是十字架,来区分是清真寺还是教堂,遍布全城每个街区的清真寺宣礼塔使开罗成为“千塔之城”。
“千塔之城”绝非夸张,在城市、街道的每个角落,总能看到各种造型别致的塔式建筑,而这些清真寺的宣礼塔也绝非装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传出“唤礼声”,无论你置身城市的哪个角落,都会听到“真主”的召唤。
路旁行走的所有女人全都用各式的纱巾包裹着头,长裤或长裙,绝对看不到时尚的短裙,即便是在路边陪孩子玩耍的妈妈、或在公园里游玩的年轻女子,最多换去黑纱,披上漂亮的纱巾。我们路过一所女子学校,正走进教学楼的女中学生,头上全都包裹着白色的纱巾,而很多的妇女更是黑衣、黑纱裹住了全部的身体。在一家餐厅,我们遇到了两个坐在餐厅的一个角落,脸部也用黑纱蒙住,只露出一双黑眼睛的妇女,我好奇的观察她们如何用餐,左手将面纱轻轻向前撩起,右手将食物送到面纱后面的嘴中,用吸管吸允杯中的饮料,眼睛是不能看着食物入口的。导游告诉我们,伊斯兰教徒女性必须包住头。不过,这里年轻女子和学生,已经将包头升温纱巾变成了时尚、漂亮、鲜艳的纱巾,城市里飘动着各式各样的纱巾,也算得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而这里的男人,法律规定可以娶四个老婆,而多数老婆都不能抛头露面,更不用说性感的服装了。我们的导游娶了一个漂亮的苏丹籍太太,他给我们看他手机里拍的照片,在家照相也还是头上蒙着纱巾。在我们到了红海海滨自由活动时,导游很是兴奋,他说他最喜欢行程中的这一天,他可以看到“三点”美女,他的眼睛不停的四周搜索,还对过往的女人大肆评价,这更让我同情这些伊斯兰女人。
到了金字塔所在的吉萨南郊,穿过绿油油的麦田,开始看到了很多只有窗洞而没有窗扇、红色粘土砖搭建、外墙没有任何粉饰的楼房,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也算是贫民区,窗扇是要住进来的人自己安装,如果能有些钱,还会粉刷一下自己的阳台外墙,这也算是埃及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而在机场为我们提供等待乘机晚餐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这里三四层的米色小楼和一栋栋独立别墅错落有致,路边有树、有草、还有灌木,小区的中间还有弯弯曲曲的人造溪水,岸边是一个个霓虹灯闪烁的餐厅,居然还看到了必胜客和麦当劳,停车场很多大宇、现代、起亚牌子的韩国车,这里有很多女人不蒙纱巾,而却能看到餐厅里,年轻的男人女人一起咕噜咕噜的抽着水烟,漂亮的水烟壶、人们口中吐出的浓浓的烟雾,够独特。机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是离开罗市区较远的卫星城,给我感觉,像是北京的富人区。
不过这里还是离不开伊斯兰教的宗教统治,园区中间是一座很大的清真寺,每隔一段时间,从清真寺宣礼塔的扩音喇叭里传出唤礼声,拉长了调门的声音穿透宁静的夜空,前后时间大约二十分钟,这是真主召唤他的奴仆们礼拜的时间,此时,所有的音乐、影视节目必须关闭,那声音似乎可以穿透你的灵魂,将信徒们永远召唤在“真主”的领导之下,这是宗教的力量--一种有些可怕的凝聚力。不过,埃及已经成为民主国家,宗教只是人民的信仰,而并非国家操纵和控制人民的机器,而那些原教旨主义国家对女人人性的禁锢则是无法想像的,试想,满街黑衣裹体、黑纱蒙面的女人,该是多恐怖的场景。
前一篇:埃及之行(九)--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