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幽山落村庄,折柳映残阳.
飞花尽匿藏,马蹄亦无香.
犹闻樵唱晚,且看空盏黯.
雨疏风云淡,故人今何在?
如果说<悟空传>是一声愤怒的叫喊,那么<若星汉>就是一首扭曲的史诗,<羽传说>是一片金色的阔翼,<牧云记>是一面英雄的旗帜.
————今何在就是它们背后伪装平凡而终究不平凡的一个人.
我从没有见过有一个人有如此浓厚的悲伤,也许很多人认为郭小四有,但他的悲伤(如果是真的)终究也是充满幼稚的忧郁.今何在的悲伤,是关于历史的,是关于生命的,是关于世界的秩序与人心的崩溃的,是关于宇宙的真实的,总的来说,是关于人的.一个人常常会思考,当他懂得的太多,沉积在心中,他会感到一种痛苦,今何在将它们吼了出来.如果说每一篇文章中的沉重都是他痛苦的一部分,那么我只能重复我说过的那句话,我从没有见过有一个人有如此浓厚的痛苦.他的文章也许永远不能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但是所有看过他的书的人都会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他曾经道出了世界之殇.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沧月在她的回忆中提到了原来的清韵论坛的一帮好友,之中"今何在"这个独特的名字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后来有一天准备到书店买本书来看,却发现我知道的想买的好书都已经买完了,然而我又不愿这样空手而归,就四处查看畅销书位,终于,一本装订精美封面朴质大气的<海上牧云记>与我相遇了.当时我仅仅是听过今何在这个名字并知道他是写书的而已,而对于文风笔力等一无所知,25元的定价也不那么便宜,但是看着封面上那片广阔的天空与立马的骑士,咬咬牙还是买了.
回到家中,读之竟夜.初看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印象是可能是构建一个奇怪的异世界的故事,而事实却大相径庭.从看了序开始,我就发现自己已经不受控制了,只能一直的看着剧情发展无法停止.看完之后,觉得心中犹如有踏火马蹄下的烈火在燃烧,有话哽在咽喉,若有所失.良久之后,我吼出一句"世界是我们的!"看看钟,已经两点了,却毫无睡意.从此,我爱上了今何在,与他笔下的磅礴世界.
后来,我在除夕那天买了再版的<悟空传>,又是读到了大年初一的清晨.当我把书合上,我想要流泪,眼睛却干干的.这次还只是粗略的读,而且当时很疲倦,看书也只是让字在脑海中扫过一边而已,就已感动如斯;几天后我细心重读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应该用任何字句来形容这一部作品,对它,不论你说什么,都显得无力,只有当你看过以后才能感到来自内心深处久违的了跳动,与真实.它也让我知道,今何在不是人,他是个能看透众人的内心并且狠狠紧握的魔.
再来是<羽传说>,是他第三部长篇,也是第一部九州,很多人说这部小说写得不好——当然,是相对以前的作品而言——,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部小说的缺点在于有些拖沓,论精彩是毫无疑问的.拖沓也是有原因的,<羽传说>是九州的奠基小说之一,它要在书中阐述九州的地理与社会形态,并且要说得深入人心,不得不要多费些笔墨,而且它本身也是今何在写九州的第一次尝试,它肩负的东西太多了.
最后,是<若星汉>,这本书是04年出的,一直都找不到,我只能在网上找了一部电子版来看,但因为我对电子书的不适应,我看的并不能很入神,看完之后,我只觉得这本书太悲伤了,我无法承受再去看第二次.它并不像<悟空传>那样呐喊,而是将所有的痛苦装入腐朽的驱壳中,那样,痛苦将成倍滋生.但是我终究还是看了第二遍,在我以为永远都不能得到原版书的时候,天意来了.书城在清理库存的时候把剩余的书都翻了出来,里面就恰好有它,我根本无法形容我看到它时的心情,只是飞快的拿起去结了帐.回到家以后就马上翻看起来,实体书毕竟是和电子书完全不同的,第二遍的阅读也让我更觉沉重,但那之中又有希望,就像那个在泥潭中等待破茧的新生命,就像那个终于能以真面目示人圣骑士.
而今何在的伤痛不仅仅存在于这四部长篇中而已,他还有不计其数的中,短篇,以及坑,就像<中国式青春>,超人落在中国,却终不会为其所容,他有匹敌世界的力量,却往往无计可施.最后,他停住了地球,却停不住时间.
而人总是会变的,就算藉忧郁以生活的郭小四,他也将走向麻木;就算是四处骂人的韩寒,也会变得缄默;就算是以恶搞为乐的马伯庸,也会感受沉重;就算是无比愤怒的今何在,也终要慢慢成熟.
今何在不能变得成熟,当他一成熟,他就不在是今何在了?不,今何在永远都是今何在,不论变得怎样,他都是.不变的是我们,我们一旦看不到愤怒的他,我们将承受不了世界的重量.
近期他的作品已经看不到他以前的影子了,<万国记>和<轻狂之战>都不再沉重.虽然是他自己说不想写那些沉重的东西,想写轻小说,可是……这已经是他走向成熟的开端.我们心里的今何在,终究要一去不复返了.
今何在,今何在?
我已有了计划,我要为这四部作品都写一个尾声,也不一定是尾声.
尾声也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