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夜话
(2022-03-12 07:14:10)
701:由于俄乌战争使得苏总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开始了深入的了解,苏总认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根本原因是那些通过各种手段占据了即得利益的特权阶层,这些人为了使得自己的非正常所得合法化,因此极力促进更改社会制度,而最要命的是百姓成了这个舞台的旁观者。等到戈尔巴乔夫沉痛的发现没有了百姓的支持他是那么弱不禁风时,为时已晚!苏总说叶利钦是以反特权形象收拢了人心,结果其实他才是苏联解体的既得利益者,我说百炼钢是理想但在子女或女子面前却化为了绕指柔啊!
702:苏总说这次大会有人提出了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认为企业的春天马上就会到来。我不敢苟同,反问苏总说你的深度考虑一下为什么?据说现在国内有工程师资格的人数已经达到七千万,抛去那些为了上位去搞职称的人,起码能够有所担当的还有三千万,那么你看看这三千万的实际生活水平?我当年把户口落到西宁,据说是在西宁高级工程师退休每月还有800元的补贴,现在也取消了,而且在日本都实现了产业工人的终身制,你能让哪一个业主做到?苏总说我不跟你说了!
703:大通河里的鱼也就三个种类,白漂、蛇扁头和狗鱼,白漂属于有鳞类,我对有鳞类鱼都比较喜爱;而蛇扁头和狗鱼均属无鳞,从捕获到手看它们寒冷的眼神就能判断出是肉食鱼类。苏总说大通河上游住的是土族,而土族对为亡故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是水葬,水葬有全尸与分尸之别,全尸就是用布裹好夹进石头扔进河里,分尸则是把尸体碎裂扔到河里。在喇嘛的祈祷声中丢进这滔滔的大通河。所以下游的他们也就对此忌口,我说理由不成立吧?狼吃人人就不能吃狼了?还是有宗教的影响因素吧?
704:与苏老爷子谈起连城一些消亡的习俗,老爷子记得小时候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地的人会祭碌碡。跟着家中大人来到麦场,在碌碡上贴钱马并点燃一盏泥灯,在碌碡石眼中塞进去几块肉,在周围地上浇奠一些茶水,然后要上三柱香、磕三个头后就可以把肉取回家,过去讲究必须祭完碌碡家里人才允许吃肉。我请教问当地民家贴钱马是提醒债主过年了,不能这几天催债,而给碌碡贴钱马是什么意思?苏总说是让碌碡也休息几天的意思吧?我说地净场光后它不是一直在休息吗?老爷子说是一种感恩!
705:连城当地的一些禁忌,比如初一、初二是水神的生日,所以讲究这两天不能洗衣服,我听苏总说完这个理由觉得很奇怪,虽然小时候听故事知道水神就是工共,后来研究点道教,知道在道教的神仙谱系里同样也有水神,而且是有多位,有江河湖海之神等等,比如西门豹那个时期还有向水神献新娘的陋俗,奇怪的是怎么知道他们的生日是初一、初二?莫非是几个双胞胎集中在了这两天?我觉得应该是争取男女平等的铺垫,这两天让女人们休息休息,苏总说我看问题怎么总是不随大流?
706:一个春节在苏总家酒喝到兴头上,老爷子感概道现在的人情风、送礼风愈演愈烈,说小时候的人际关系十分简单,同事之间与上级之间基本没有送礼的习惯,学生或者学徒去老师家拜年,无非就是韭黄一斤、百合一斤、红枣一斤、糕点一斤,民间定亲后准女婿登门送礼也就是一丈二尺的棉布。我和苏总笑着说现在同事之间还可以接受,你送过来我还回去,就是给上级的礼物已经攀比到大人一口酒职工半月粮了,而且是有来无回,让退休老干部苏老爷子嗟叹不已。
707:晚上有客人来谈冶金行业智能化无人驾驶天车的合作事宜,酒兴正浓苏总来电话说看到巴西一家新闻媒体说由于新冠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不是宣传的600万人,实际已经达到了1200万人,问我有什么看法?我说你既然已经回到了连城,就是6千万你也不必害怕啊?你那个地方想密结都接触不上你怕什么?苏总说万一呢?我说你建议巴西输几场足球大赛,据说眼泪防新冠。苏总说你开玩笑吧?管用吗?我说国人新冠控制比较好的原因有这个因素,苏总说国足这个贡献真没想到!
708:三十五岁之前没有储蓄的概念,每月工资基本花光用尽,与朋友欢聚最爱借用的一句话就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还是苏总善意的告诫我说眼见人生过半,得为老人以及孩子有所考虑,何况你哪来的五花马?哪来的千金裘?天生你才不仅仅是为了几杯二锅头吧?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这就是朋友!
709:这两天有个常委就优化生育政策的事向记者发问:你觉得国家要怎么做,你才愿意生二孩?苏总有点不可思议说怎么都到了这个程度了?我说确实人口危机苗头已经出现,如果真想听听我的意见,应该从经济平衡以及安居乐业方面去做文章,比如对长三角珠三角加大税收力度、对西北和东北片区退税免税,迈开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假如我在西北和在上海收入没什么区别,我何不天天来碗牛肉面或者羊杂碎跑上海来吃葱油面?另外说真的应保障员工的工作权益,随便就能辞退一个员工,那么他敢随便去生二胎三胎吗?
710:现在的农民吃粮也已经习惯了去超市采购,确实减轻了日常的劳动强度。苏总说过去的农民收获之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粮食加工。农民们准备加工自用的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粮食,前期工作全靠妇女手工完成。数家妇女自愿联合起来相互帮忙精选粮食,苏总说这叫做“簸磨务”。在场上碾来的粮食,有麦薏沙子等,选不干净的“磨务”磨出的面就不能食用,所以,这是关键的一环。聚集“簸磨务”的妇女们用用簸箕、筛子筛选纯净粮食后才可进入磨坊。这种互助的基础风俗现在已经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