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长江商学院商务礼仪培训澳大利亚葡萄酒培训王府半岛酒店 |
分类: 商务礼仪 |
这次培训,除了西餐礼仪、国际商务礼仪、穿着礼仪、英文电邮礼仪、英文书写风格等传统保留内容外,我也加进了A+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葡萄酒培训,我是这机构的认证培训师,刚从澳洲回来,特意带了当地维多利亚州出产的车打奶酪(Cheddar)
与大家品酒时分享。
也带了几个月前从美国带回来的橄榄与大家分享,每次从国外回来,行李都会塞满美食。
因为刚从澳洲探亲回来,对这培训特别有亲切感,尤其是刚去了猎人谷参观不同的酒庄。
因考虑到品酒讲座是在晚上,所以也给大家带了美国大杏仁,大杏仁是营养健康的零食,让大家有饱腹感,因为学生们整天都在上课,怕他们饿了。
当晚尝试的葡萄酒,包括来自西澳州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 及霞多丽(Chardonnay) 品种白葡萄酒。
红酒包括两款来自南澳州的西拉(Shiraz),以及一款混合了赤霞珠和梅洛(Cabernet Sauvignon / Merlot) 的红葡萄酒。
使用了斐泉矿泉水,很多美酒活动都会使用这矿泉水,因为其矿物质含量比较低,不会影响到品葡萄酒的口味。
我觉得理解葡萄酒,必须了解地理,为了方便学生了解澳洲不同的葡萄酒种植区,中英对照的澳洲地图很有帮助。
这活动对MBA学生来说,不只是为了学会品酒,而是为了他们以后的社交活动做锻炼,葡萄酒也是一个非常容易打破陌生感的社交话题,因MBA 学期一定会有很多社交及Networking 活动。
当然我也教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葡萄酒相关信息,比如开瓶,奖励就是一把餐厅人士专用的开瓶器。
品酒时,我也让学生细节地研究标签信息,一般澳洲葡萄酒标签都使用英文表达(而欧洲酒就需要一定的其他外语水平才能了解),长江商学院的课程是全英文进行的,所以我对这个葡萄酒培训也进行了调整,全程用英文讲课。
葡萄酒教材主要是中文的,更方便中国学生了解地理及专业葡萄酒单词。
我也讲解了葡萄酒的基本知识,比如如何辨别不同酒杯、酒瓶不同大小的专业名称等等。
除了餐饮业专用的开瓶器外,我也带来一些家用的让女生们比较容易使用的开瓶器。以上蓝色的开瓶器没有两个把手,只需一直拧,木塞就可以容易地拧出。
第二天是我在长江商学院连续四年讲课的保留课程:国际商务礼仪、穿着礼仪、英文电邮礼仪、英文书写风格培训,(当然每一年都会根据社会和潮流变化而相应的改进一些内容);怕学生吃完饭后犯困,我带来了星巴克的VIA 即冲咖啡让他们提神。
英文书写写作比赛的奖励为比利时歌帝梵(Godiva)中秋节限量版巧克力。
还带来烤麦片,既可当早餐,也可以当零食!这个“机灵麦片”是国产的,由一位朋友在中国创立的。
打领带,可能大家觉得很简单,但当天看到其实很多学生还是需要不断练习进修的。
当天我穿了中山装,也是为了展示参加鸡尾酒会的穿着选择之一。
让女学生点评男学生的商务穿着 (Business
Attire)。
女士穿着,除了正装点评之外,我更是针对她们的包包及鞋子搭配进行建议。
最受欢迎的是下午的鸡尾酒及晚礼服模特儿表演及点评。
英文书写比赛后的颁奖,奖品为Godiva 中秋节限量版巧克力。
课程结束前,再与学生们分享来自加州的灰石酒庄(Greystone)的霞多丽(Chardonnay) 及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最后,与学生一起课后交流,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模拟的鸡尾酒会的锻炼。
九月头阅读英国《金融时报》周末版时,我特别注意到由设计杂志 Monocle 的主编撰写的专栏,他说:
“When it comes to hotels, I’d like to say that I’m adventurous and up for trying anything but the truth is that it’s very hard to get me to break with tradition. Once I’ve found a place that works you’ll have to pry my fingers from the doorframe to get me to move and it will take a lot of persuasion from a new hotel, or a massive screw-up at a much-loved property, to get me to sample something for even one evening.”
我在北京 "that
works"
的酒店就是王府半岛酒店,虽然这家酒店已经建立有十多年了,硬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我喜欢的是他们细致入微的服务。
这次回去入住,也顺便邀请了北京的一位媒体朋友,先与他在凰庭吃午餐。
我觉得这家粤菜餐厅是一家被低估的餐厅,其实价格非常合理,与一般在上海的同等粤菜馆价格差不多。
每次去餐厅,我都会观察环境细节,筷子架也是以凤凰为主题,使用的是木筷子,比一般餐厅使用的三聚氰胺塑料(Melamine Plastic) 的筷子更有品味。
开胃小吃包括油炸小银鱼(我们广东话称之为白饭鱼),我记得小时候就是用这个来下饭的!
药膳的菜单设计得非常精致,也可能是因为半岛酒店与其他酒店不一样,所有印刷品都是自己设计及打印,而并不是外包处理,这样才可以保证质量。
当归四珍鸡上还有我喜欢的虫草花 (Catepillar Mushroom)。
很多去年教过的长江学院学生见到我都说我瘦了,那是因为我总是做美食相关的节目和活动,所以一直坚持到健身房(Gym)锻炼;下午利用空闲的时候在酒店又做了Gym,因为晚上也请了几个好朋友在酒店的JING
餐厅吃海鲜自助餐。以上是波士顿龙虾,与澳洲龙虾最大的差别是前者有钳子。因为最近澳币走高,所以在国内最近是波士顿龙虾比较常见,不过如果是中式烹饪法的话,我觉得还是澳洲龙虾适合姜葱炒,波士顿龙虾更适合西式吃法,就是水煮。
海鲜自助餐还有带子。
及北美洲长腿雪蟹 (Snow Crab
Legs),不过其实我本人不是太喜欢用手进食,就是嫌麻烦而已。
所以我也让出了我的龙虾给我的朋友们分享。
从澳洲回来才注意到我们经常用手机拍美食照片,我也是,见到美食就忍不住拿出相机,外国人很少有这套......
波士顿龙虾尾巴的吃法,可以先在尾巴壳中间用刀在中间切开,然后把壳掰开就可以了,非常简单,我觉得比吃小龙虾花的气力更值得,哈哈!
头部的膏也不少,不过味道没有蟹膏那么鲜。当晚聚会很开心,因为平时与这帮朋友们大部分都是在活动见到面,比较匆忙,这次我们聊天聊到大约十一点左右才散场。
当晚我需要早睡,因为第二天虽是星期天,一早还有另外一个全天的培训。
这个是个关于如何筹备家宴、西餐礼仪、葡萄酒知识等主题的生活艺术培训,我让参加者辨别了旧世界及新世界葡萄酒的口感差别,别以为法国葡萄酒因为历史久,所以就是最好的,我们当天与智利的新世界葡萄酒对比,大家都更喜欢后者的香浓度、微甜味、不酸及不涩的口感。我个人觉得笼统来讲,旧世界葡萄酒适合送礼,新世界葡萄酒适合自己喝。
一大早,为了活跃气氛,像醒酒一样让大家醒过来,我先安排了插花互动。
当然也带来了小吃,让大家现场用自家的料理机做面包酱,也是另外一种让大家熟悉自己产品、增加品牌自豪感的互动。
用意大利优质特级橄榄油打出来的香菜大杏仁酱,用橄榄油搅拌后变成稠稠的乳白色,涂上面包上非常美味。
插花后,让大家自由发挥的插花成果就放在座位前,添加培训气氛。我觉得培训除了内容之外,气氛及环境其实非常重要,有助培训的顺利进行,改善参加者的心态及心情。
中午还到了附近的商场检查客户的商品摆设情况。
喜欢这把德国进口的防粘刀 (Reduced Adhesion Knife),洞洞是为了降低切蛋糕、豆腐或奶酪时的粘度,以免粘住刀身,刀身上还加了一条凹槽曲线,更可以减少粘度。
下午培训结束后,回到酒店(之前我要求了一个很晚的退房时间),洗澡退房后,在行政酒廊休息了一会。
知道飞机一定延误,而机场贵宾室的食物又非常一般,所以还是在这里先吃一点小吃:罗勒酱配带子、三文鱼千层糕、黄瓜塞蟹肉、印度鸡肉串等。
还有这意大利式 Antipasti 拼盘,包括烤茄子薄片、烤甜椒片、意式香肠。 还忍不住吃了两片奶酪。。。
下一篇文章,可能要等到我从国外回来再发表了,最近出差比较频繁,我这周将受邀再次前往意大利,接受意大利当地一旅游机构颁发给我的地中海饮食宣传奖,当然我也会在当地参观不同美食美酒的地方,10月初还会专门去参加一个意大利面节日(Pasta
Festival)的活动。
等回来再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微博
@卢浩研,即时看看我在意大利都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祝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及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