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4位达人教你做五味风情私房宴(二)卢浩研

标签:
转载 |
分类: 媒体采访及写作 |
卢浩研:私房的不只是那一桌菜
和研礼仪文化创始人 (www.lhyconsulting.com)。生于香港外交世家,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国际关系及西班牙专业双学士学位,鲁文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生学历。后就学于比利时的Namur 酒店管理学校 (Institut Supérieur de Gestion Hotelière)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卢浩研2007年创立了和研礼仪文化咨询有限公司,他业余时间喜欢下厨,为杂志撰写美食美酒、礼仪、酒店、餐厅和航空等独立评论。
私房,私在哪里?是那隐于市井的低调,还是那变幻于心中的虚无菜单?是独享的尊贵服务,还是食客们毫无顾忌的谈话环境?无论如何,都不只是那一桌菜。
私房菜宣言:没有菜谱+ 灵感+ 跨文化。
我做菜几乎从来不按预定的菜谱来做,每次都是到了菜市场看到什么新鲜食材才灵感突发,做私房菜的时候会把跨文化元素考虑进去。粤式私房菜靠最新鲜的材料取胜,以最简单的方式让食材本身的原味美味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我创意改良后的私房菜有三大特色:一是中西食材,传统烹调。根据我奶奶教我的传统清淡家常烹调方式,加上一些我在外国生活学到的西方材料和烹调方法。二是中菜西上。我会选择精致的餐具来摆放每一道菜,按每道菜每个人的份上盘,而不是放在餐桌中间转动。三是美酒搭配。我的私房菜永远都会选用葡萄酒来搭配菜肴,中西文化结合,就像我本人的经历一样。
一场跨文化盛宴
在卢浩研看来,作为私房菜,除了菜品必须人无我有之外,就餐的环境也必须有气氛、必须是小规模的聚会、餐桌摆设必须特别、美酒美食搭配有研究、背景音乐精心挑选,主人周到接待、客人精心打扮等都可以体现私房菜的意义。
因为生在香港世家,自然从小就对粤式菜颇有研究,而私房菜在香港的深厚底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卢浩研,使得他在创意私房菜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融入了港地元素。
“我理解的粤式私房菜比较讲究用料和搭配酱料调料。比如我做的烤排骨就是按照粤式的口味来做的,当然会加上自己的创意。排骨我是用了中西合璧的调料,如番茄酱、柠檬汁、酱油、大蒜来腌制的。”在卢浩研的印象中,好像外国人都不喜欢带骨头的肉,其实在他们的Spare Ribs 就经常会出现在BBQ烧烤中,当然也有很多不同的调味方式,如辣、酸甜、蜜汁等。于是,不吃辣的他就想到融入番茄酱(给点诱人的红颜色)、柠檬汁(添加一点开胃的酸味)、酱油这些中式烹调方式。没想到这么一融合,味道绝对私房,再把买回来的排骨过夜腌制,烤出来也就更入味了。
私房菜征服了岳母的胃
因为父亲以前是外交官的关系,从小就开始接触吃喝的社交场合。家里也经常要宴请宾客,虽然有自己的厨师,但他很喜欢给厨师打下手,也很喜欢帮忙制定菜式、设计餐单、准备餐桌摆设、安排座位、挑选葡萄酒、配音乐等等。后来,少时的这些经历慢慢历练了长大的卢浩研,他对食物的热情不减,更加热衷于随心所欲地混搭,其结果是他用自己的卢式私房菜征服了未来岳母的胃,让他抱得美人归。赢得这场胜战的主角是卢浩研的拿手菜焖鸭腿。“岳母是潮汕人,潮州卤水非常出名,我记得第一次邀请她来我家吃饭,我就做了这道菜,她夸奖我卤得很好吃,也就放心把她女儿嫁给我了。哈哈!”想来,母亲是想着女儿以后可以经常吃到地道的家乡口味,就会觉得始终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从来不曾离开过。那样的放心,食物也可以静悄悄地做到。
如今,卢浩研还是靠这道私房菜把老婆紧紧牵在手心里,可见他不只是改良口味,更是用一场跨文化的盛宴树起了自己的口碑。
对话达人
Q:你的私房菜属于传统还是创新流派?
我觉得是创新流派。我喜欢中西合璧跨文化的主题,比如中餐配进口葡萄酒,各地特色餐具搭配等等。
Q:私房菜心得分享
新鲜和当季的食材最重要,有这两个的话,如何创意都会美味。再加上一个与美食相配的美妙就餐氛围和宾客,这样的私房菜令人非常享受。
3、烤排骨
原料:猪排骨6条
调料:柠檬汁3勺、番茄酱半瓶、酱油100毫升、大蒜4瓣
做法:1.把排骨清洗后擦干。
2.放到容器里和调味料一起搅拌。
3.过夜,放到冰箱里入味。
4.第二天放烤炉里烤30~40分钟。
达人心得
买来的排骨我会先过夜腌制,这样烤出来就更入味。
4、焖鸭腿
原料:鸭腿6只
调料:酱油1杯,黄酒半杯,清水1杯,鸡精1勺,五香粉1 勺
做法:1.把鸭腿及所有材料放到高压锅里。
2.用高压锅煮30分钟。
3.家里有烤箱的话,减压后可以把鸭腿放到烤箱里把皮烤香脆。
达人心得
1.它的烹调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小火焖,而是用进口的菲仕乐高压锅来焖的,非常节省时间。
2.用高压锅焖鸭腿,会让肉变得更嫩,然后再把它放到烤箱里把皮烤香脆。
TIPS:最爱厨具
我和太太喜欢旅游,家里很多餐具都是从不同的地方买回来的,很混搭。比如家里传下来的整套英式餐具,紫砂的潮州功夫茶具,从越南买回来的红漆餐巾环、贝壳咖啡拌勺,泰国清迈买回来的竹节铜质刀叉、青瓷餐盘,澳洲慈善二手店买回来的油画餐垫,从英国跳蚤市场带回来的银质烛台和银质茶具,还有德国菲仕乐的一些非常实用的锅具,德国Schott Zwiesel的水晶酒杯和醒酒器等等。我有一个menu 品牌的餐桌橄榄油瓶和醋瓶,吸管状的,每次朋友看到都觉得很好玩,像做实验一样;还有跟随我多年的Cole and Mason 盐和胡椒瓶,我还有一个戏称为“百宝箱”的盒子,里面放满了我从各地带回来的香料调味料。我喜欢参考Jamie Oliver 的书,我们下厨的风格相似,能够带给我一些灵感。
-----------------------------一周精选推荐-----------------------------------------
“爱上亲吻”的甜蜜美食
更多精彩-Hers女性网-惠生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