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奶酪和美酒

标签:
法国意大利奶酪波尔多葡萄酒 |
分类: 酒食文化见闻 |
端午节去了香港,忍不住去了买奶酪吃,因为在那边奶酪的选择比较多。我买了四种不同的:
从盘的最上面顺时针开始:
- 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英文 Brittany,法文 Bretagne)出产的 Le Rustique 品牌 Camembert 牛奶奶酪。
- 法国中部奥弗涅地区 (法文 Auvergne) 出产的 Gaperon 黑胡椒和大蒜球形牛奶奶酪。
- 意大利西北部皮得蒙高原 (英文 Piedmont,意大利文 Piedmonte) 出产的 Fiandino 品牌 Toma Piedmontese 牛奶奶酪。
- 法国大巴黎区域 Ile de France 出产的 Brie 牛奶奶酪。
我们可能对奶酪味道不太习惯,我每次都会用豆腐和外国的奶酪做比较。不过奶酪单独吃味道的确可能太浓,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用蜂蜜、葡萄和饼干一起搭配。这在外国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搭配方式。
奶酪最好是常温吃的,应该先从冰箱提前45分钟拿出来。买奶酪时不要买太多,可以叫服务员切小块,100-150克就可以了,这样就算不喜欢也不会太浪费。
吃奶酪时最好不要喝白水,可以配一点葡萄酒。这次我买了法国苹果酒(英文 Cider, 法文
Cidre) 。在香港,这些进口饮料都没有中文标签的,所以除非懂法文。
气泡苹果酒应该用香槟杯来喝并冷喝,常温喝的话不会那么清爽。开瓶时要注意,因为瓶里有气压,注意不要让瓶塞飞出来。
有一天我在赤柱路过一个艺术展览厅,里面有一些酒瓶的艺术品。酒瓶可以分不同的大小。一般我们看到最多的是750毫升的标准瓶子。也有375毫升的
half bottle,
非常适合放喝不完的葡萄酒,因为面积少,可以避免葡萄酒氧化。把在标准瓶里的喝剩的葡萄酒转放到375毫升瓶里,然后塞上木塞,这剩下来的葡萄酒可以在冰箱里放两到三天。所以下次喝完375毫升的酒不要把瓶子扔掉。1.5升的瓶子叫
Magnum, 3升的叫 Double Magnum,6升的叫
Imperial
在香港也喝了几瓶质量不错的法国葡萄酒酒。但法国葡萄酒需要有一点基本的研究才能了解。
Château La Grolet 来自波尔多地区的 Côtes de
Bourg。这个地区在波尔多的右岸(波尔多分左岸和右岸,因为城市中间被一条河分为两个区域)。右岸的葡萄品种一般是 Merlot
为主,而左岸一般是 Cabernet Sauvignon 为主。
看这瓶子的后面也是没有背标签的,所以如果对法国葡萄酒不了解,很难判断这瓶酒的质量。而且这瓶葡萄酒味道很涩,必须要配菜,如果光喝,中国人口味可能不习惯。
第二瓶酒也是来自波尔多右岸的 Fronsac 法定产区叫
Château de Carles,Château
的意思是城堡,但不要以为每个酒庄都会有一幢城堡。只有一些规模大和非常有名的品牌才会有城堡。这酒庄也是夫妻档,酒庄也有一个故事,如看懂法文,可以浏览他们的网站:http://www.haut-carles.com/haut-carles_f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