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初的“中国”

(2017-09-08 13:07:08)
标签:

杂谈

​许宏《最早的中国》介绍里二里头遗址。作者的另一本书《何以中国》开头就讲到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有种观点认为陶寺才是最初的中国。

书里提到陶寺遗址最令人瞩目的是贵族随葬品中显现出的“礼”,这是三代礼乐制度的雏形。这些“老礼儿”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明精髓所在。

陶寺早期社会上层专用的三种重器。

龙盘

彩绘盘龙纹陶盘。用于祭祀,非实用器。很可能这蟠龙就是族徽。​

《礼记》里说“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周代就崇尚龙纹,不管是不是继承陶寺文化,但这是对上古时期文化的继承。

从传说中的伏羲绘制龙为图腾,以后延绵不断,龙就成了一种象征和崇拜。一直到清代,龙都无所不在。瓷器、玉器、衣饰、建筑,龙形、龙纹的应用极其广泛。

鼍鼓

鼍,是扬子鳄的古称。鼍鼓就是蒙上鳄鱼皮的木鼓。

我第一次知道鼍鼓这个词是在小时候读唐诗《将进酒》,里面有一句“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当时只以为鼍鼓是李贺的华丽描写,李贺诗一向充满诡丽色彩,所以也没多想。

后来长大了读《周礼》知道,鼓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器,“以雷鼓鼓神祀”这是祭天大典仪。《楚辞》“援玉桴兮击鸣鼓”,这是哀悼师不功的国殇之礼。

特磬

指单枚使用的大型石质打击乐器。鼍鼓和特磬都是后来古文献中记载过的​宫廷庙堂乐器。

许宏老师在书里的观点:陶寺都邑已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严格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会夏礼制在龙山时期应已形成。

我个人认为,“最早的中国”、“最初的中国”是种小争,小争而无大争。二里头也好,陶寺也好,史学界的争议在于谁是中心,谁是发源地。二里头和陶寺,都可以是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源头和中心,但是华夏族后来的发展应该是博采众家之长的揉和所致的结果,不可能就是某一条单一发展线自行发展的结果。

可能早期各种文化的融汇贯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比如古蜀国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凤鸟种类、形式各异,但看起来和殷商的凤鸟又很相似。古蜀国金沙遗址出土过明显良渚特征的玉琮。

许宏老师也在书里提到:陶寺的玉石礼器能在中原各方向找到源头;陶器也能在大汶口文化中找到相似器。内蒙古后红山文化、甘青齐家文化、北方赵宝沟文化、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都被陶寺文化兼收并蓄。​


陶寺蟠龙大盘

最初的“中国”

精致美丽的陶寺玉琮

最初的“中国”

宗庙重器特磬

最初的“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