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耕先农坛

(2009-03-12 11:41:04)
标签:

雍正

古代建筑博物馆

衮服

太岁殿

神农氏

分类: 读史探微

根据《礼记》中《祭义》还有《诗经》中《周颂》的记载,春秋时的天子、诸候于每年春耕时节至籍田执耒耜三推就是籍礼,以此来表示天子重农的态度。以后历代帝王也就把这个耕籍礼的仪式延续了下来,仍然是要表示农事为首务的意思。

 

行耕籍礼的地方按传统是在都城南郊。依此古礼,明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城南郊建了先农坛。以后先农坛就成了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伏羲神农氏、山川神祗、值年太岁等诸神,还有亲行耕籍礼的地方。

 

下面这张图就是先农坛的全貌

春耕先农坛

 

如今的先农坛已经湮没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中,如果不是留意留心很难觅其踪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寻,明明知道它所在的位置,可就是不能得其门而入。后来有高人指点,说先农坛在育才学校里面,打听育才学校才能找到。于是又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是找到了大门。但是进先农坛的大门却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春耕先农坛

 

清代皇帝行耕籍礼的时间大概都在农历三月上亥日。在亲耕之前礼部和顺天府就会提前做准备。到了亲耕的前一日,将所用的农具、种子放在太和殿的丹陛下以供皇帝检阅。

 

耕籍礼当日,皇帝在钟鸣声中着礼服出宫前往先农坛。祭祀过先农、山川诸神、值年太岁之后便前往具服殿换袍服,再往籍田亲耕。不只是天子,所有王公、官员都要下田亲伺农事。而皇帝就坐在观耕台上观望。伴着颂圣和美好祝愿的三十六禾词的唱段,必然是一盛况。

 

其实感觉比起来先农坛的祭祀和亲耕礼虽然隆重却并不那么过于严肃。躬耕过后,皇帝也会赐宴,与官员等一起观看事先安排好的娱乐节目,还是非常有亲和的感觉的。

 

下面这张《雍正帝祭先农坛图》的局部图表现的就是祭祀的盛况之一,是雍正皇帝从太岁殿往先农坛行走的过程。能看得出来,皇帝的穿着是里面明皇朝服,外面着衮服。从衣着也可以看得出来对祭祀先农坛的重视程度。而另一张亲耕图中的雍正已经去掉了外面的衮服,穿着明黄的朝服亲自扶犁而作。

 

春耕先农坛

 

太岁殿,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九檩。让我觉得稍感意外的有两点,第一它是黑色琉璃瓦覆顶。第二就是太岁殿之宽阔似乎就要赶上故宫里面的太和殿了,里面非常的大,现在是古代建筑博物馆。

 

春耕先农坛

 

其实来先农坛参观怀古的人并不多,里面十分清静。

 

具服殿,和天坛里面的具服台是一个意思,都是供皇帝行祭祀时临时换衣服、休息的地方。

 

春耕先农坛

 

观耕台:现在保存的观耕台是乾隆时期重修过的,琉璃与汉白玉为材质的观耕台显得很古朴又很华丽。雍正时期的观耕台还是木质的。

 

春耕先农坛

 

祭祀伏羲神农氏的先农坛

 

春耕先农坛

 

最后一张图:完整的北京四合院结构图,拍于古代建筑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解决了我很多疑问。比如四合院的结构,各种四合院的大门象征的意义,宫殿式建筑的各种殿顶,历代宫殿“阙”的演变。还有更专业的利如斗拱的结构图等。古代建筑博物馆是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还有许多全国各地知名建筑的木制模型,全是按比例缩小的。

 

春耕先农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