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之下,大地沉默着。
荒芜了许久的花园,杂草丛生,一片狼藉。
在桑拿天的草丛中,卖力地拔着枯草,精疲力竭,不免有些昏沉欲睡。
耳畔,是不同的述说:
“埋头除草吧!”有人低声细语。
“废弃花园吧!”有人尖声笑道。
……
各种吵杂的声音之间,突然一个人惊喜地高呼。
“
看那!一切大自然的祝福,尽在这片思想的花园里。”
刹那间,一切庞杂的声音消失。只有轰隆隆的雷声。
吝啬多日的天空,惜雨如金,竟然起了怜悯之心,欢快地泼洒出生命的泉水。
伴着绵延不断的雨声,是那虫鸣,那鸟叫,还有那欢快地吮吸着大树乳汁的知了。
再看这片花园,那些随风飘荡的长藤,那些星星点点的笑得灿烂的花朵儿,还有那一丛丛已经枯黄的干草,也少不了那些依然努力萌芽的新叶,在雨中,就像一块五颜六色的画板,自然的颜色,翠绿,柠檬黄,土黄,湖蓝,胭脂红,淡紫,在上面肆意流淌,些许快活。
夏日的花园,久旱逢甘露。这样的风景,虽有些匆忙凌乱,但就像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里的仙后仙王的舞台布景,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夏日平淡的爱情喜剧。而淘气的小精灵,时不时地冒出新鲜的搞怪念头,让这样的故事充满了意外与滑稽,情节曲折,但最后皆大欢喜。
蒙蔽了灰尘许久的花园,纷繁枯黄的杂草,本身也构成一种风景。这样的风景,是思想恍惚中的废墟,有着另类孤僻的美丽。
尤其对于艺术家来说,有一对发现美的眼睛,自然更容易发现这样的美丽。然而,这样的美丽,也可能滋生着黑暗中的病虫,最终可能走向恶之花的命运,让这片花园真正成为一片死寂的土地。
这就像光明与黑暗,美丽与荒芜,繁华与废墟一样。没有绝对的彼此,更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智者说的“黑暗孕育着光明,光明滋生了黑暗”。彼此之间的转化,需要一个智慧的启蒙者,而这样的启蒙,往往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生命欢唱起赞歌。
对于人来说,作为一个鲜活的有着各种念头的社会动物,这样的启蒙就是人性的纯真与善良。可是,就像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一样,恶魔打碎了嫉妒、仇恨、罪恶的镜子,玻璃碎片进入了好奇的大人们的眼里,腐蚀了人们原本洁白无瑕的内心。只有孩子们,还低头玩耍,保持了自己的童真与善心。而那些依然希望保持善良之心的可怜的大人们,只能用纯洁感恩的泪水洗刷自己的眼睛,才能冲走恶魔的咒语。
于是,当现实中迷失自我,在尘世中昏昏欲睡的时候,就像干涩的眼睛需要眼泪的滋润,干涸的土地需要接受天水的洗礼一样,不是简单地一味拔草,更需要雨露的滋润。就像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的艺术家创作,不是肆意地让杂草丛生,也不是一味地用权力手段来拔草,粉饰太平,更不是用金钱的诱惑来腐蚀内心。而是需要批评家,观众,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自身,用一颗童真之心,或者用纯洁泪水,去发现艺术中的人性之善,鞭策人性之恶,反思人性的世界。
也许这样,才能让思想的花园,在荒芜的边际,依然绽放着新的生命之美,即使是枯枝败叶,也会孕育出金灿灿的盛夏果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