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捉不住的小狼
捉不住的小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96
  • 关注人气: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假吕胜中老师”的台前幕后

(2011-10-29 23:13:16)
标签:

实验艺术

自我突破

吕胜中老师

马志勇

小狼

对话

杂谈

分类: 小狼对话录

“真假吕胜中老师”的台前幕后                                                                         照片由实验艺术系老师提供

“真假吕胜中老师”的台前幕后
                                                                      照片由吕胜中老师提供

背景:

2011年10月2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团委学社会主办的“直面名师”系列第三场——“吕胜中:再见传统”。讲座前半个小时,教室已座无虚席,很多同学只好站立在门口等待聆听实验艺术系系主任吕胜中教授的讲座。当吕老师提前出现于教室时,全场掌声雷动,吕老师开始了他的讲演:“大家好,我是吕胜中。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再见传统。再见传统有层含义,一是再见了拜拜了,与传统母亲告别;第二是再见一眼几近消失的传统,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第三是‘见’在古汉语中通假为‘现’,再现,就是我们在今天如何让传统啊继续保持一定的生命力……”。精彩的演讲进行了七分钟,主办方同学突然上台要求检查“吕老师”的身份证,台下的听众一头雾水。18点30分,当真正的吕胜中老师准时出现在讲座现场,并与台上的“吕老师”握手合影时,全场听众顿时惊呆了,当“吕老师”说“我的实验艺术课程突破自我表演到此结束”并挥手告别大家之后,全场听众才恍然大悟,哄堂大笑,同时感叹实验艺术系同学的创意,真正的吕胜中老师也正式开始了他的讲座……

    吕老师的讲座十分精彩,让人受益匪浅,同时这位实验艺术系同学假冒吕老师的行为作品,引起了小狼的兴趣,也找到了机会采访了这位实验艺术系研究生马志勇同学,进行了关于“真假吕老师”的作品讨论。

时间:2011年10月28日晚10点-11点30分

地点:花家地南里上岛咖啡

对话人物:马志勇、捉不住的小狼

文字整理:捉不住的小狼

摄影:高卓

 

捉不住的小狼(以下简称小狼):这是你现场的讲稿,给你拿过来了。

 

马志勇(以下简称马):吕老师看到会是什么感觉?

 

小狼:不知道,感觉他很开心,不然他也不会帮你收起来,他说一定要还给你。你们这是一个作业么?

 

马:是突破自我的作业,每个人出十个方案,老师和同学一起挑选,十个里面先选三个,然后讨论,最后选定一个。

 

小狼:你为什么想做这个方案呢?

 

马:在课堂上说了,突破自我嘛,首先我比较崇拜吕老师,其次小人物体会大人物的感觉。这个方案的前身是临摹吕胜中,像传统绘画里有临摹,包括学习中国古典或者是西方绘画,有临摹这个手法来学习,最初是打算临摹吕老师的一天的行动,从早上开始,跟着他后边,或者旁边,他所有的动作和声音,办什么事,说什么话,都现场模仿,比如他喊同学们好!,我也喊同学们好!,他吃什么饭菜,我也吃什么饭菜,吕老师回家,我也回他家。当时课堂上我讲完这个方案之后,吕老师就比较沉默了,他有压力了,同学们说你这挑战自己的同时,也挑战了吕老师自己。大家就讨论,吕老师觉得还行,还是可以实施,他就想再推进一下,既然我想要体验一把大人物的心胸、姿势,平时吕老师说话和姿势都挺特别的,可以学习,吕老师就说让我替他主持系里一天的工作,我说可以呀。大家继续聊,吕老师就想到,学生会请他做一个讲座,他问我敢替他去讲么,我说讲吧。因为从艺术本身的角度,觉得这个作品还挺有意思。

 

最初设想是我讲完讲座之后,吕老师进来,大家才恍然大悟,刚才听的一个讲座是假的在讲,后来因为化妆问题没有实施。之前不了解,觉得化妆像一个人很容易,其实后来问了这方面比较顶尖的人物,《画皮2》整个人物是他做的,他说这个东西会投资很高,时间很长,前期需要翻模,准备一个多月,我问他价钱,他说你给不起,我非要让他报一个价格,最后我去他工作室参观之后,他主要的目的是打消我做这个事情,就说给你成本价,20万做一个头,我说好吧,如果以后有画廊给我投资,我就可以做。

 

回来之后,我通过朋友关系,找到传媒大学化妆专业的学生帮我化妆,成本就比较低了,1000多元,再置办一些行头:吕老师的眼镜是四千多的,我买的是八十多的眼睛,看起来跟他的基本上一模一样;衣服是一样的,是师母告诉我在哪里购买的;他的鞋估计也很贵,我是在南湖综合市场里买的,要价是90元,最后是30元,我说穿一天,卖家说穿一天还可以退,只要还是新的,我说不用退了,还要留下来展览。但是鞋跟吕老师的鞋还是很接近了,我上课是注意观察了,记了一下;还买了他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最初也想戴不戴帽子,最后画完妆,还是想不戴了。

 

小狼:看你直接把头发剃成吕老师的样子了。

 

马:头发提前几天早剃了,我戴的帽子。经过化妆这个过程之后,觉得其实就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作业,不管结果好还是不好,真的假如现场有人来打我,我也要上去了。

 

小狼: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是,美院的同学特别配合,各种巧合在那儿。你的孪生哥哥在那里,包括实验艺术系的老师都感觉是你在那里拍照,你上去之后,熟悉吕老师的同学其实能听出来,但大家也很配合,包括团委的同学上去问你是不是吕老师,见过的同学说一下,大家要么不啃声,要么说就是啊,还有同学说还让不让讲啊。各种巧合聚集在一起,这事就成真了。你是替吕老师,你哥哥又代替了你。

 

马:这个想法本身与我是双胞胎有关,我们从小在一起,影形不离,干什么事都一块干,当然长大之后就要分开,独立,但其实心里的影子,那种依赖感还是有的,加上对吕老师的为人处事正直比较钦佩,就促成了这么一个想法。进入实验艺术系的想法,我就是一方面想做作品,另一方面是要跟吕老师学习做人,他比较有,怎么说呢?很正,处理事情比较恰当。

 

小狼:真的有那种浩然之气的感觉。

 

马:对,很大气。

 

小狼:吕老师也写了博客,你看了么?

 

马:还没有。他跟我说了。 

 

小狼:他的题目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只能有你》,他觉得你的这个作品不仅仅是崇拜、模仿,还有挑战为什么这个世界只能有你。

 

马:其实我没有这个意思。不敢有这个意思。

 

小狼:但你可能也有……

 

马:隐含的,潜意识的。

 

小狼:其实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马:对,说到这里,其实讲完之后,只讲了短短的几分钟。

 

小狼:七分钟,吕老师帮你计算了。

 

马:话语权只有那几分钟,讲完之后,我就退场了,大家还沉浸在那种讲座的氛围中,我一个人很安静地回到教室,对着那个窗户,若隐若现,看着确实挺像,但是再动一动肌肉,发现确实还是自己。有点恍惚,想问我是谁。我肯定不是吕老师,我也不是我,没有我这个人,有这种感觉。

 

小狼:吕老师也写到这个,用了平行宇宙论,世界其实有另一个自己,一模一样,但是你们永远都不会碰上。 吕老师把你在他办公室里他的座位上坐着,他站着用手指着你的那张照片发在网上,他说恍若体验了一次平行宇宙的奇妙

 

马:还是好玩,吕老师可能也是觉得挺好玩。

 

小狼:我觉得最先是好玩,但是你会发现,这个有很多东西值得慢慢挖掘,就是能够上升到艺术史的思考。你模仿的是吕老师,而不是其他什么明星,模仿明星的其实挺多,还有节目,包括对于猫王的模仿,

 

马:比如选秀。

 

小狼:但是你是去模仿一个艺术家,还真去替他做讲座,这就挺少的。我想你自己也会有关于存在的感受,你的作品让我想起看过的一部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也翻译为《傀儡人生》,是一部科幻片,跟你这个不完全一样,是经过一道门之后,男主人公发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变成了马尔科维奇,长着他的脸,而且所有人嘴里不同说一个词,马尔科维奇。那么,你当时还有其他什么方案么?

 

马:有好几个,这个作业之前还有一个自我介绍、自我分析、自我表达,我就介绍自己的优点、缺点,基于这些分析突破。

 

小狼:那你觉得这件作品最大的突破是在哪里呢?你可以说你做这件作品之前的想法,以及你做了这件作品之后的想法,我想肯定是不一样的。

 

马:之前的想法是觉得小人物的那种心理,举手投足和那种心胸、气场,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我看到吕老师的时候就觉得反差特别大,就想去体会大人物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说话,什么动作。后来老师提到了这个讲座,又增加了我心理的想法,我去临摹的话,能不能控制这个局面,能多大程度上控制现场这些人的反映。我当时的处理,就是通过开门见山地讲,然后语言速度的把握,包括幻灯片,要让大家投入到这个讲座的氛围中去。不过后来还有很多图没讲,团委的同学就上来了。

 

小狼:她之前跟你沟通好了么?

 

马:之前学生会的同学来过一次,主持人帮我开场介绍一下,中间会质疑,有打假的一幕。他们就问我身份证,拿出身份证,其他的环节他们问我怎么演,我就说自由发挥。当时我拿出身份证给她了,她问我,检查我会不会背身份证号,身份证是拿我哥的证件扫描双面,找一张卡,把头像换掉,出生年月日换掉,双面一贴,和真的一模一样。但是只知道吕老师的生日年月,不知道具体几日,就用的我们兄弟俩的生日,但是身份证号码没有换掉,我只好背到那里时忽略,大家可能会觉得你真的有假。

 

小狼:其实大家也没有听清,听你前面背得挺流畅,后面大家也不会仔细去听。曾旁听过实验艺术系自我突破的选修课,很多同学都是选择突破自我的弱点,所以我在想是否自我突破一定要是突破自己的弱点呢?可能会有一种局限性在这里,你这个作品就不是突破自己的弱点,而是人们普遍有的一种心态吧。

 

马:当时关于自我突破其实探讨挺多,大家形成一种氛围就是要做点什么事情。

 

小狼:行为?

 

马:对,行为这层意思是隐含的。老师不会说去做一件行为,而是说做一件事情。但是我也提出,这种突破其实不一定是做一件事情,对于我来讲,一种是向内的,是跟自己的内心一种对话,

 

考研的时候告诫自己要不停地突破,其实是心理的一种认定。我认定这件事情了,愿意去改变,去突破,可能比干这件事情更怒突破自己;还有一种,就是改变自己较弱的方面。

 

小狼:比如说大家想做一件事情证明自己能够突破,但是有时候做完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害怕。我觉得这个作业不是一个简单突破的问题,最后还是要呈现为一种艺术的作品,与艺术有关。

 

马:当时我们同学确实有人质疑这个事情,你通过这样一件作业,是否真的能突破么。其实我当时比较坚信一定能够突破的,你认为可以突破,它一定能够突破,如果我只是认为完成一个作业,那确实可能突破不了。所以我就提出,突破首先是向内突破,而不是向外突破。

 

小狼:当时认识一个女孩,是怕鸡,老师建议她扮成一只鸡,她觉得还是要面对真的鸡,后来就变成抚摸一只小鸡,但是同学把鸡抱来之后让她抚摸,折腾了很久也没能抚摸,最后好不容易那女孩敢摸了一下,那只鸡一转头,她赶紧跑了。这样还是没能突破,我觉得这毕竟是艺术的一个方案,体现艺术性很重要。一方面跟自己的突破有关,另一方面又是一件艺术作品。如果说仅仅改正我的缺点,我觉得还不够。

 

马:老师也说过,我们不是解决心理问题,不是真正的心理突破,还是一种作业的方式。

 

小狼: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马:对,一种思维训练。中途我们的讨论很有意思,吕老师还说要请心理咨询家王建一参与到我们的课。

 

小狼:这样增加了科学,心理学的含量。

 

马:创作过程中大家都在互相分析,然后挨个评述,你对他的认识,确实其中存在很多误读,或者自己表达不清楚的方面。老师的意思是心理专家参与课程之后,会不会对于评述的准确性有一个大概的判定,从而促进作品更加有意思。其实在讲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个人都会心理有点问题,有点小挫折。

 

小狼:任何事物都有影子嘛,每个人也都有阴暗面。

 

马:也有的同学自我突破不明确做什么。

 

小狼:可能自我分析不够。

 

马:不是,是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挫折。

 

小狼:当时有一个男孩也是一直很顺利,但是他说有一个问题,都是听父母的安排,他想突破这个。他想做一件别人无法安排,而是自己安排的事,但是后来发现无法做这件事。

 

马:这个课挺有意思。我们这几天在忙展览准备,每个人要打印文本,做文字整理,片子剪辑等。

 

小狼:其实你这个作品,暗含着思考自我的问题,我是谁。

 

马:有没有我这个人。这个很重要。

 

小狼:有谁能不能取代你。

 

马:当时讲完之后,我觉得做大人物很爽,有话语权。我上台讲的那些话,我觉得基本上不属于学术,也不严谨,基本上是按照吕老师之前的讲座录音,简单发挥。

 

小狼:我觉得吕老师的语言风格是贴近生活,不会用专业的术语给你讲东西。

 

马:但是从老师那里讲出来就很有道理。

 

小狼:你看他这种朴实的话,其实融入了他的阅历和思考。

 

马:我当时说出来,感觉确实不一样。通过模仿,就感觉他之所以是他,确实是有道理的。同时,我模仿他那样说话,也是受到认可的。无论成功也好,实现也好,其实还是有方法,还是需要学习。

 

小狼:吕老师在他的博客上也说,你的感触很多,收获很多。吕老师确实很厉害的,他能通过一件小小的作品,想到很多很深入的命题。

 

马:我这个创作过程还是总结出了几点有意思的东西。最初的出发点,有逐渐成熟的过程,在中间过程,会觉得确实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是经过你的努力,去实现它的时候。我之所以到最后能够实现吧,没有特别心理的干扰,还是我后期比较放松。首先,从心理上,这与做艺术的状态有关系,要稍微轻松一些,心理感觉可以发挥一些东西。

 

小狼:我在想如果这件作品,是在非艺术院校实施,现场效果会不会是这样。我当时的心态,就是觉得你肯定是在做一件艺术作品,就要配合你,我就要这种心态,我就一直在拍别人在干吗。如果不是在艺术学院,他们发现被欺骗了,又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会与你配合,还是说,怎么能这样,我们邀请一位名师,来一个冒牌的。

 

马:这个问题确实是有。所以我的讲座是在正式开始讲座之前。吕老师六点半准时出现。所以对学术还是要很严谨。

 

小狼:你选择这个点也很有意思,吕老师准时出现,大家感觉就像前面是一场戏,很梦幻。也许真的挪到正式讲座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奇怪。

 

马:大家会质疑。

 

小狼:到外校我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情景,你有机会或许可以做一次。很多艺术家也做类似的艺术作品,比如让观众投票对于艺术家在不打麻醉药的情况下划一米的伤口进行表态,就像何云昌的《一米民主》,最后有些观众还真投票赞成了。

 

马:美院的学术氛围还是比较开放。大家都能够接受新鲜的东西。

 

小狼:包括阿布拉莫维奇做她的作品,让观众用物件任意处置她的身体,比如撕扯衣服,用刀划,送鲜花,甚至还真有观众拿枪指着她,被其他观众阻止了。观众的参与也很有意思,所以我在想你这个作品,在不同学校做又是什么感觉。

 

马:你这个建议挺好的。扮演本身是学习,但是扮演对于自己来讲,感觉不是很舒服。你扮演别人的话,很别扭,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反应,比如说我平时喜欢低头,吕老师是背很直,笔挺的,因为他当过兵,我进讲堂之前,完全是低着头,进入之后,也那样抬着头,还把脖子抵在后面。首先在生理上要改变,其实心理上要改变,进入讲堂时,我感觉我已经变成他了,我当时已经会排除紧张的一切心里,因为你不敢紧张,也没有时间紧张。进去你就是他,招手,坐下,演讲,直到你出去,其实这个过程是你扮演的那个人和你自己内心的一个挣扎,对于自己的冲击很大。

 

小狼:包括你结束之后,回到房间,看着窗里的自己的感觉,也很真实。

 

马:对,很真实。这个作品的过程比较复杂,最初提出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的。

 

小狼:你有一个优势,你有孪生兄弟,大家会觉得你在那里,假如没有你的孪生兄弟,大家就会觉得你去哪里了。现在呢,就变成知道你的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马:还有同学说我先上去扮演,我讲完,我哥哥再扮演吕老师,吕老师再上去,把他换下来。假的有两个,比较有意思,但是太复杂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被忽悠了两次。

 

小狼:我觉得你现在做的这个挺自然的。刚好你哥哥在那里摄影。

 

马:我们班同学之前也不认识我哥,他去了,主动和我同学联系,就像认识一样。

 

小狼:你俩说话声音也很像么?

 

马:基本一样。

 

小狼:这样的条件挺难得的。我觉得你挺执著的,即使可能有老师当时不太认可你的方案,你还是坚持做下来了。

 

马:当时老师让我选择做哪个方案,因为有三个方案可以确定做。我觉得还是这个讲座,突破最大,面对这么多人。包括最后实现以后,觉得和当初的意图一模一样。

 

小狼: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马:对。例如化妆,经过之前的一些事情,我最初以为化妆会比较糟糕,但是化妆之后,经过各方面协调,其实还可以,也就实现了。实验艺术对于我最大的吸引,是它可以和社会发生关系。

 

小狼:包括吕老师那天讲座回答同学的问题也提到,有同学问他看不懂当代艺术作品怎么办,吕老师说没关系,而且当代艺术需要和人发生一种关系,你看不懂,你有权说它不好。谈到你的作品,大家第一反应是真假美猴王。

 

马:吕老师进来之后,握手,还说谢谢。

 

小狼:要是我们找哲学系的同学来聊这个事情,或许会聊很多关于存在、自我的问题。有时候艺术是帮助哲学思考出一些比较有创意的答案。

 

马:哲学理论创新有很多也是从艺术那里获得灵感。

 

小狼:艺术与哲学关系很紧密的。比如说阿瑟·丹托的艺术的终结论,他的理论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灵感,艺术家的东西又对他的思考产生了灵感。

 

马:这个作业前几天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失眠,也不是担心,不是紧张,也不是期盼,心态很平和,就是事情还没有做,做了之后,就特别放松,特别释然。我这个作业做完之后,大家的作业其实都做完了,大家一起帮我做,帮我拍照,录像,化妆等等。变成一件大家一起做很好的事情。我还设想过,如果演不好的话,变成一个搞笑剧。当时我们还和吕老师讨论,有同学说如果有人上去质疑,很有激烈的语言和行为,现场怎么办。我们当时讨论后,也觉得没有问题。当时这个方案提出来之后,做不做的问题,我首先要考虑会不会对我们系有不太好的影响,对吕老师会不会有什么,现在不觉得有什么了,但是当时真的要考虑这个,而且这是很严肃的问题。我想了一晚上,没睡觉,最后想出来了,我演好,演砸,或者有人上台把我打下去,都没有问题,都会给实验艺术系和吕老师的讲座加分,不管我成不成功。思考的结果导致我要把这件事情做完。最初我没有确定,在等吕老师的态度,吕老师也是逐渐认识的。

 

小狼:他其实也在不断与你讨论,想这个问题。

 

马:很多细节都是互相讨论出来的结果,包括怎么操作,他也提供了很多建议。有意思的是,有天早上上课我去问吕老师,我这个靠谱么,吕老师说,你靠不靠谱你问我,意思是靠不靠谱应该我告诉他。

 

小狼:他期待你的答案。

 

马:是的,我思考清楚之后,不会给系里任何影响,我就做了。当时我想的结果没这么好。

 

小狼:我觉得你们讨论的过程很有意思,包括你与吕老师慢慢达成了一种默契。

 

马:吕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激发我们的东西很有意思,大家在一起很热烈的讨论方案,会出来很多火花。

 

小狼:谢谢接受采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