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比特和普塞克》卡诺瓦
爱情是颗幸福的子弹,谁有幸中弹,都难逃痛苦那紧紧的拥吻,有时越是甜蜜,越是致命。即使是普塞克,那个希腊神话里美丽的女子,被嫉妒的美神维纳斯诅咒恋上最丑陋的怪物,却连小爱神丘比特都钟情于她,成为她看不见的恋人,让她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她也依然无法逃离爱情的苦海,甚至比常人更加备受折磨,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却只能永远沉睡,等待小爱神的一吻。普塞克,在希腊文里,有灵魂和蝴蝶的两种解释。也许,灵魂之爱,就如同丑陋的毛毛虫,需要破蛹成蝶的痛苦经历,最后才能修成正果。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人说是灵魂之爱,也有人说是同性之爱。而我更倾向于前者的说法。这样的爱情很唯美,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唯美得就像出土的千年古董,一接触现实的浑浊空气,所有的华丽色彩瞬间悄然退去,甚至轻轻一碰,就会粉碎。但仍有不少人,依然憧憬,甚至一生坚守。
有人说,痛苦是艺术家的源泉。这话很有道理,似乎很多艺术家,爱情坎坷,甚至孤独一生,却创作了绚烂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关于爱情的。米开朗琪罗据说与美第奇家族一位贵族女子保持多年的友谊,甚至为其作十四行诗,在贵族女子嫁人后,米开朗琪罗终身未婚。有人说他是行精神恋爱法,也有人说他是同性恋,这就不得而知。但是,倘若这痛苦把握得不好,就很容易导致悲剧。罗丹的学生兼情人卡米尔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是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把一生献给了艺术,献给了对罗丹的痴情,就像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里所唱的,“i
have lived for art,i have lived for
love"(为艺术,为爱情),却因罗丹已有家室,只能孤单一辈子,又为痴情而发疯,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因为爱情的失落,走向了癫狂,走向了自我毁灭,只能让众人为其惋惜。也许,对于卡米尔来说,痴心绝对的她,也许当心里无法再装下别的伴侣的时候,何不退一步,尝试一下灵魂之爱,而不是让无尽的占有欲,击败她的理智,吞噬她的才华,甚至毁灭她的生命呢?
传说人本来是圆乎乎的,是四只手,四条腿,一个头颅长着两张相反的脸,连众神之父宙斯都惧怕人的威力,就将人劈成两半,还命阿波罗将分开的人头扭过来,永远看到自己伤口的缝合处——肚脐。分开的人,不得不去寻早自己的另一半。然而茫茫人海,谁又知道谁一定就是他或她的另一半呢,寻寻觅觅一辈子,或许恰好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或许又只是一个个美丽的错误。而普罗米修斯帮助宙斯打败父王,夺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条件只有一个,“让人类自由”。然而宙斯登上了王位,人类却彼此互相残杀,因为强烈的欲望被注入他们的头脑,于是普罗米修斯从草木间唤起了希望,为人类的心灵注入了爱情,于是爱情诞生了。
不可否认,爱情是美妙的,就像等待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解放归来的阿西亚所言,“一切爱都是甜蜜的,不管是人爱你或是你爱人,它像光明一样的普遍,它那亲切的声音从不叫人厌倦。它使爬虫和上帝变得一律平等。”(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但是倘若爱情被强烈的占有欲给熏昏了头脑,这样的爱情是疯狂的,也违背了普罗米修斯用自己的痛苦换来的“让人类自由”的权利,违背了他为人类心灵注入爱情的初衷。
此刻,再回顾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贵,两者皆可抛”,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或许也会理解,为什么会有柏拉图式的爱情,为什么那些生性浪漫的艺术家,会选择一辈子的孤单,但是他们并不寂寞,因为无私的大爱,充满了他们的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