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画《秒速五厘米》的随感
喜欢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字,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their
distance,即“一系列他和她之间距离的短片故事”,那段距离,在转身之间,似乎会转眼消失,却又无情地被现实拉长,保持了一种永恒的距离美。
在十岁那年,贵树和明里,两个单纯的孩子,撑着一把樱花色的伞,在樱花飘落中畅谈,他们单纯地认为会一辈子在一起,就像坚信来年的樱花会再次绽放一样是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然而,现实让两个单纯的孩子焦急不安,小学毕业分别后写信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呐,贵树。你,还记得我吗?”,让人心酸不已。
某个下大雪的冬日,贵树终于决定乘列车去寻找明里,然而上天去故意捉弄他似的,列车一次次地晚点,最后那封述说真情的信也失落在大雪中,贵树咬紧牙关才让自己不至于大声哭起来,一个男孩子的无声哭泣,是格外让人心疼的。而贵树,则在某一个候车室裹着毯子坚定地等待他,即使外面空无一人,只有风呼号的声音。时间静静地流淌过去,最后是两人相拥着,喜极而泣。
在樱花树下,望着空空的树枝,他们想象着樱花飘落的情形,现实中两人的唇紧紧地贴在了一起,那一刻,仿佛时间凝固了。
“在这个瞬间。我似乎明白了‘永远’、‘心’和‘灵魂’的意义之所在,强烈的情感让我想将这十三年所经历的全部都与她分享。然后在下一个瞬间——却又悲伤得无法抑制。那是因为,我不知该如何珍藏明里的这份温暖,也不知该将她的灵魂带往何处去。我清楚地明白,我们无法保证将来能永远在一起。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与漫长的时间,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无力感。但是,这束缚着我的不安,最终还是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只有明里那柔软的双唇传来的触感。”欣赏这段台词,灼热的爱情让人不知道如何久久地握在手里,更何况是他俩这样单纯的小孩子。贵树又是成熟的,他知道无情的人生和时间让他们的爱情可能没有结局,依然对这份青涩的感情有着一种责任感,想好好地保护明里。
正如片子第三话《秒速五厘米》MV里所唱的:那青梅竹马的时光,让人怀念。然而这样的时光,只能存留在记忆的册子里。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各在一方过着生活,而在贵树看来,没有明里的生活依然如此,他的视野只为远方的她而停留,那种强烈的思念,连暗恋他的女孩花苗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在熙熙攘攘的东京,他渐渐地成熟,依然和她发着短信,却知道,“我现在依然喜欢着你。但我们就算是来往一千封邮件,心却不可能接近哪怕一厘米。”因为生活已经将他们的距离无情地拉大,带来的无奈与忧伤无处不在,他也只能将自我埋没在工作里求得解脱。某一个清晨醒来,却偶然发现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仿佛被人从记忆的册子里撕去。

又是一个樱花飘落的季节,他与她在列车交道口擦肩而过。蓦然回首,列车驶过,只留下飘落的樱花,空无一人。而贵树笑了。这个镜头,是我最欣赏的,淡淡的哀伤,又淡淡的喜悦,列车象征着贵树所说的“沉重的人生与漫长的时间”,将两人的身影阻隔,然而两人都还是彼此带着一份牵挂,回首了,最终两人又错过了,明里带着找到幸福的喜悦离去,贵树带着释然的微笑离去。

关于他与她心灵之间的距离的故事讲完了,再来思考《秒速五厘米》这部片子的成功所在,我想首先是给观众以视觉审美的享受——背景画面唯美得令人窒息,也许人物的粗糙都是为了衬托背景的美丽吧。每个画面都注意极其细节,正如网上对他的评价:“新海诚是描绘细节的大师,在他的片中,雨后的伞尖支在地上,会留下小小的一滩水;火车在面前驶过,会阁出影的变幻;自动关上的玻璃门,会映下两个人的身影……”;第二,新海成是个善于把握描述人与人距离的动画导演,他的《云之彼端,约定之地》《星之声》都是反映距离的,而《秒速五厘米》这是最好地阐释了心之间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弥合的,就像电影《巴别塔》的导演冈萨雷斯所说:“我们总把世界当作一个地理名词来讨论,其实,真正的边界存在于我们内心里”。关于心的距离,新海成用动画的方式来巧妙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心与心的距离无法弥合,然而真正纯真的感情却让我们的心在记忆里靠近,即使那段感情没有结果,也酿成了甘甜的美酒,让你沉醉,让你回味;第三,故事具有感染力,观众在明里和贵树的身上,仿佛也见到自己的身影,或者说与明里和贵树一起感受成长的点点滴滴,就像有人所说的,“新海成给了我们一个童话的开始,一个青春的结束”,而这样的故事,是具有共性的,也是容易打动人心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