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品不良反应

(2007-12-19 10:47:43)
标签:

健康/保健

休闲

文化

谈天说地

家庭

分类: 健康书简
 

药品具有两重性用之得当,可祛病延年;用之不当,可能危害健康和生命。药品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有的药品还会致瘾,致幻,致畸,致癌。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当给予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或不期望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换句话说,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按规定的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的、不是我所期望的与应用该药品有关系的反应。

由于是正常剂量,正常用法,而不是超剂量使用,或用法不当,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往往难以预测。当多数人使用过某一种药物之后,科学家们会统计分析出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形式,人群,指导药品生产企业印制在说明书中的药品不良反应项下,按照反应危害的程度,由轻到重,一一列出来。

·为什么会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呢?归纳起来,有三方面的原因,即药物本身,人体自身和其他因素三方面。

先说药物本身。药物的药理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有些药理作用与治疗无关,也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很多抗感冒药品中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比如可利达,新速效感冒片,幸福伤风素,康利诺等药品处方组成中就含有氯苯那敏,在缓解感冒症状,如头痛,流鼻涕时,氯苯那敏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困倦,嗜睡,因此高空作业者、驾驶机动者、从事精细工作的人们,不宜服用此类抗感冒药。

 其次,同样一种药物,如果是不同的生产企业,虽然用同一种生产工艺,往往会使药物的内在质量有些差异。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要加入淀粉,硬脂酸镁,糖,色素等辅料,它们也可能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明显的是药物中含有的杂质。进口的青霉素使用前不需要作皮试,而国产的青霉素必须做皮试,这是因为,国产青霉素中含有一种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阿司匹林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很难去除,可使某些人哮喘,出现荨麻疹等变态反应。

另外,联合使用几种药物时,有时药物之间会彼此产生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叫做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统计发现,同时联合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人报道,同时使用20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能高达40%,不过,这种使用药物的方法比较少见。      

有时,药物会和日常的食物发生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反应,比如,在用氢氧化铅片(胃舒平片)治疗胃酸过多时,应少吃含有机酸多的水果,如芍药、山楂、苹果等。

·在人体自身方面,不同的年令,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人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肝脏,胃肠的功能降低,消化、解毒和排泄能力比年轻人差,有的老年人往往营养欠佳或同时患有各种疾病,在用药后就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肝脏、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育不完全,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对某些药物来说,男子和妇女的反应不完全一样,特别是男女生理特点不同,妇女在月经期和妊娠期时,对泻药或其它具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敏感,例如麝香,大黄等,有些妇女或孕妇服用后,可引起月经过多,流产,早产。

从家族的祖辈遗传下来的生物特性,造成了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使用同一剂量的同一种药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少数过敏体质者或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会产生一种特殊类型的过敏反应,叫药物变态反应。比如,有的人使用磺胺药物后,会出现睾丸水肿或阴道糜烂,有的人则出现大疱性皮疹。有的人应用青霉素之后,甚至仅仅因为奶牛曾用青霉素治疗过疾病,喝了这个奶牛产出的牛奶,就会产生过敏性休克,严重的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人的营养状况,饮食是否平衡,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患有结肠溃疡的病人服用磺胺脒后,由于溃疡面能大量地吸收这种药物,而容易导致中毒。肝炎或肾炎患者,肝肾功能欠佳,可会明显地延长或加强一些药物的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

 

·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B型两种。

A型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该药的药理作用增强所造成的,它的特点是可以预测,一般与剂量有关系,它在人群中发生率虽然高,但死亡率低。这种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等方法予以防治。

B 型不良反应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系,通常很难预测,用常规的药理学实验研究很难发现它,虽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例如青霉素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这一类型的不良反应较难以防治。一般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非处方药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长期监察,相对安全的药物,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只有在长期时间里,经过很大人群使用之后,并有良好的不良反应监测才会发现。像龙胆泻肝丸,已使用上千年,最近才发现对某些人群有肾毒作用。苯丙醇胺(PPA) 已在抗感冒药中应用多年,近年才发现对妊娠妇女有不良反应。中药中的关木通,近年发现有肾毒作用,中药用药原则之一,即“相畏,相杀,相恶,相反”,指的是中药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十八反、十九畏”则具体地指出了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想法站不住脚。

 

·不良反应的预防  作为消费者,要想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要注意如下几点:

要认真地阅读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项目,看药品生产企业所列出的各种不良反应与自己有何关系。

比如肝病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影响肝肾功能的药品,对各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要仔细关注。婴幼儿和老年人患病后,要注意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不要马上服药。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史的人,用药前要向医生说明。

第一次使用某种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

一般先用成年人的1/41/3,没有不良反应之后,再逐渐加量,直到最低安全维持量。用药应分清主次,做到少而精,不要各种治疗药,辅助用药,保健食品一齐上。统记表明,同时使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高达24.7%

      对有副作用的药物,不宜长期连续用药。

如果必须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而此药又对肝、肾或其它脏器有影响时,应定期到医院做有关脏器的功能测定。因为有些不良反应可以主观感受到或观察到,如胃肠道反应,发热,皮疹等;有些不良反应不一定能马上意识到,如肝,肾功能的变化等,必须定期复查某些检验项目才能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