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巴松错湖。
过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进入错高乡境内,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中,这里隐藏着巴松错湖,藏语的意思是“绿色的水”。它是藏族红教心中的圣湖。
巴松错湖四面环山,像落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弯新月,蓝蓝的白云,绿绿的山峦,皑皑的雪山,倒映在绿幽的湖水中,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山水画。真是美极了!据说,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一天,碧绿的湖水下面,会显现出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带子,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哈达。
巴松错湖长约15公里,宽约2.5公里,总面积6000多亩,最深处60米,是藏东最大的淡水湖,他和西藏的三大圣湖(羊卓雍湖、纳木错湖、玛旁雍错湖)相比,显得小巧而秀气。
湖中有一个小岛,离岸边大约有100米,中间用厚厚的木板架设了一个浮桥。这个小岛叫扎西岛,传说这个小岛是浮在湖的水面上的。岛上有一个小小的寺庙,叫错宗工巴寺,面积不过200平米,实际上只有一个殿堂。他始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进门左手的壁画上,是一个张牙舞爪的佛像,奇怪的是,佛祖裸露着巨大的男性生殖器。庙门左边,立着一个男性下半身石雕,明显的雕出了男性生殖器,庙的左边放着一个分叉的松木,中间插着一个夸张的巨大的阴茎。庙的右边则是女性生殖器雕塑。
进庙要换鞋套,大殿里挤满了游客,人们按顺时针方向鱼贯而行,先要通过一个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半地下室,才能继续前进,谁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殿堂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喇嘛正在给一个四十开外的妇女占卜,指点迷津,那女人虔诚地望着老喇嘛,眼睛里闪烁着求子的殷切目光。导游说,这里是一个尼姑庵。实际上是藏族红教的寺庙。红教允许结婚,门外的雕刻,反映了红教对生殖的崇拜。也许是红教对藏民们进行性教育的地方,只是宗教式的教育。
庙里还有两块天然的黑色的鹅卵石,上面有凹进去的圆窝,传说是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征战时留下的脚印。
小庙的的左岸有一个水葬台。有一株桃树和松树的连理树,叫“松抱桃”。桃树上结满了青涩的小桃,有人说它和密宗佛法(男女双修)的意境浑然一体。另外,有一颗树的丫枝,弯弯曲曲,据说树叶上写满了藏文,叫“字母树”,我看了半天,也没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