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个照片放大更漂亮!
这是早晨从车厢里拍的照片
虽然听了那么多吓人的话,可还是决定去西藏。不知道是一种什么东西在召唤着我。
晚上9:30 T27次
离京。还不错,下铺,813元,行程4064公里,运行46个小时。实际上就是二天二夜,旅行社不管饭。参团费用是4670元。
刚上车就遇到一个上海人,180米的大个子,虽然已经62岁了,但是面色红润,体格健壮,远远看去,也就是55岁吧。只是头发稀疏。他说,一个人去西藏,先体验一下,要是好玩,就再去。这次去西藏,然后顺道去川西,大概一个月后再回京。看样子是个“老驴友”了。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外出玩两个月,回京后再整理照片,写写游记。然后,就上网查下次的出行路线,现在叫“出行攻略”。这位先生是某航空材料研究所的,住在温泉镇附近,经常在颐和园围着长堤转圈,两手拿着登山杖,大步流星地“暴走”,是个健康老人呢!他姓徐。
一夜无话。当然,也是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睁眼一看,到西安了。估计在石家庄、郑州停过车。然后,是西宁、格尔木。早晨5点钟到格尔木,天刚蒙蒙亮。列车西行,天色渐亮,金色的阳光照在远处的雪山顶上,格外的耀眼,游客们大呼小叫,争着从被窝里爬出来,看那北京见不到的美景。
列车在平坦的路基上爬行,速度不算快,铁路的两侧是起伏的丘地,小草很矮,已经泛黄。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大山,一路相随,连绵不断。再往西,就是可可西里保护区了。突然有人高叫:羚羊!藏羚羊!车厢里一阵骚动,三三两两个藏羚羊在广袤的草原上悠闲地吃着小草,不时停下来,警惕地看着这个新奇的铁家伙飞奔而过。为了保护藏羚羊迁徒,桥下的涵洞很多,而且高大。接着,又出现了野驴、野牦牛、狐狸、秃鹰、乌鸦。
列车开过格尔木以后,天是蓝的,蓝的让你那浮躁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云是白的,白的让人觉得自己开始变得圣洁;地是宽广的,广阔的心里再也不想那些烦心的杂事了。这就是旅行的好处:换个角度,换个心情,换个心态,换个思维方式。
铁路两边有好多用石块垒成的一米见方的格子,据说是固沙用的。在冻土地带,铁路两边每隔10米就在地上插上一根直径约20公分的铁管子,那里面是液氮。铁管子插入地下5米,地上2米,当地下温度升高时,液态氮就变成气态上升,然后散发热量,又变成液态氮,这样周而复始,可以降温。
12:30到唐古拉山口,海拔高度为5021米,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邻座的小伙子给我测了一下血压,165-95mmHg,心率95次/分钟,也确实感到心率加快了,而且头痛。其实,列车过格尔木以后,就开始送氧气了,每个卧铺的顶头有三个送气孔,每人发一套吸氧管。虽然导游说要尽量忍着,我还是吸了几口氧气,心率、头痛立马就轻了,不会是心理作用吧?
青藏铁路从西宁到拉萨。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风光极佳。摄影发烧友们顾不得什么礼让,抢先占领了临窗的位子,一坐就是一天,手拿相机,随时扑捉美景。见到极佳的景致时,还不由得“啧——啧——”称赞,引得那些拿傻瓜机、卡片机的游客们争着把脑袋伸到窗前,一顿猛拍。
下午5点钟,列车离拉萨越来越近了,树木、房屋、牛羊、车辆,明显地多了起来。待到拉萨市郊时,有几条河流通过,水量很大,真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好地方。松赞干布不愧是藏王,慧眼识宝地,选择这里定都,选择了布达拉宫的地址。
我们这个旅行团是个散客团,19个人,加上导游20人。导游说,今天晚上一点钟,高原反应最强烈。要求旅客少说话、别洗澡、少走路,慢慢走。别客气,让服务员把行李拿到楼上去!女人们最听话,立马斯文起来。可是,一下子放慢了脚步,又掌控不好,一个个像孕妇似的。男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照样兴奋地大呼小叫。我想拿出个贵族老爷的架势来,或者像资本家他爹的样子来,可怎么也拿捏不出来。看来演戏也真不容易。上得二楼来,心率90次/分钟,头也痛,过了一会儿才好一些。我和老徐谁也不说话,静等高原反应的降临。
高原反应到底有多厉害?确切的说,因人而异。在西藏这七八天,平静地坐着,问题不大,登米拉山口,过唐古拉山口,都是海拔五千多米,坐在汽车里,也只是心率快一些,说话反应慢。老徐下车后说,腿发软。我没有这种感觉。但是,老徐敢洗冷水浴,我不敢洗澡,怕感冒。回京的车上,遇到一个驾车去西藏的小伙子,他说,他们一行12个人,开着三辆车进藏。其中一个29岁的小伙子,进藏之前有点感冒,没有在意,进藏之后就肺水肿,紧接着变成了脑水肿,差点要了命!在日喀则见一个官员,吊着输液瓶子看寺庙,一群人伺候他一个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