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莫高窟。买票进去之后,可以随便跟一个团队听导游讲解。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在敦煌市南边25公里处,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现存洞窟492个,石窟里有大量的壁画和彩塑、雕像2415尊,是国内现存石窟艺术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相结合上,系统地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民间的服饰、风俗、故事。每天一个导游只带你参观10个洞窟,但是,如果你体力好,而且确实对石窟里的艺术感兴趣,可以混到任何一个团里听导游讲解。没有人讲解的话,一般人看不懂。团队里一个面容秀美的中年女人拉着老公的胳膊哀求:我累!我不想看了。老公满脸无奈地说:飞了好几千里地,花了那么多的钱,快跟着看吧!不懂艺术建筑的人,千里迢迢去看上十个石窟,仍然是一头雾水,结论就成了“不来遗憾,看了更遗憾”。
还有一些特殊洞窟,是中国性文化方面的壁画,要花上千元才能观看真品。不过,在莫高窟外面,专门有一个历史博物馆里临摹了这些壁画,同时向游客推销工艺品、光盘。你看完了壁画就走人,也行。
据说1985年之前,这里还是随便出入,任由小孩子们钻来钻去的地方,国家颁布了《文物法》以后,又把它作为旅游地,现在不但有工作人员、保安,还有武警战士,这里每天晚上有探照灯扫来扫去,还放出几条大狼狗看护着。有一年,两个民工挖了两块隋朝的花地砖,用毛毯藏在别处,破案之后,这两个民工被枪子送进了地狱。
我见识了高35米的大石佛,卧佛,是释迦牟尼雕像,在沙砾岩中用铁砧子开凿那么大的洞窟,还要把佛像雕塑出来,好让人们能看到佛面,还要放大比例,改变视角,实属了不起!后来,因为没有地方可凿了,后人就把前人的壁画盖上了,所以,有的洞窟会有二层、三层的壁画,。佛教为了增加讲解佛经时的气氛,想象出了飞天的“食言飞人”。
这里有反弹琵琶的舞娘,有弥勒和尚的来世佛像,那时的肚子并不大,传到中原之后,就变成了大肚子的弥勒佛。中原人长期战乱挨饿,以为肚子大是福气。现在看来,就成了洪绍光教授讲课的例子: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为什么要画佛教的故事?因为那时候多数人不识字,所以用画的形式,讲述佛的故事,宣传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