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软卧,但火车的嘈杂声让人难以入睡,更何况,对面老弟的呼噜声已起,上铺的一个小女人一直在骂咧咧地打电话,直到后来才知道,他竟然是省中医院的骨科医生!
在我眼里,南昌是个缺少规划的城市。比上次来时变化自然很大了。那年看“滕王阁”时,它刚刚修建好,四周都是低矮的青瓦房子,赣江水黄黄的,像黄泥汤子,新修的滕王阁如鹤立鸡群,实实地屹立在江边。现在可好,在它的四周建起了好几座高楼,都想沾它的光,滕王阁显得低矮多了,如果不是那红柱绿瓦,稍疏忽就找不到它了。
当年的王勃再到这里,恐怕再也没有灵感,写出《滕王阁序》那样字字珠玑,辞藻华美,流传久远的文章了。
同车的女医生听说我去江西省博物馆,狠狠地说:最差劲,没有什么看头!去了之后才发现,此言差矣!这是一个新建的楼群,与滕王阁隔河相望,一座楼是江西革命斗争史馆,一座是自然博物馆,中间一座是江西历史馆,共三层。
吴城遗址表明(现在的樟树吴城),那时的城市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域划分,铸铜区、制陶区、居住区、祭祀区、墓葬区。
在新干大洋洲出土了1478件商代的青铜器,说明那时江西的冶铜技术已非常高超,这里有古老的铜都叫“铜岭”,是商、周时期的矿冶遗址,在现在的瑞昌市,距今已有3400年的历史。这里出土了一个像脸盆大小的铜炉盘,铭文说明,它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叫徐国的国王的用具。
在武夷山地区的龙虎山上,悬棺最多,反映了古越人的丧葬礼俗。在北方战乱不断之时,魏、晋、南北朝,隋、五代的几百年间,这里的社会相对稳定,出现了经济繁荣。
在唐代,这里已有名瓷,叫洪洲名瓷。
这里有田园诗人陶渊明。
在宋朝与金国对峙的年代,在长达百余年间,中原人口大量地南迁,赵氏家族便是一支,迁入了江西繁衍。南迁的还有山西的长冶,河南洛阳、灵宝一带迁入的客家人,为了防御流匪,他们建造圆形或方形的土楼,客家人最远迁到越南、台湾等地。原来客家的祖先是北方人!
在唐代唐昭宗时代,这里兴起了办学之风,白鹿洞、象山、鹅湖、白鹭书院,在国内很有名气。
这里的三清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是汉族固有的宗教,它以“道”为最高信仰,把老子奉为道教的祖宗。把《道德经》、《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作为主要经典,然后又有葛洪的学说等等。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地位,实行分封制,把疆土分给了皇子,分到土地的皇子叫“藩王”。据说有好几个儿子分到了江西。
这里是地灵人杰的地方。戏曲家汤显祖曾创作出了《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雷发和他的子孙掌管明朝皇家大殿的制造近200余年,建筑了北京的三大殿、圆明园、颐和园。宋应星著述的《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当时的冶炼,农业等技术。
在经济发达之时,这里有了瓷都景德镇,药都樟树,纸业码头河口镇,货物集散码头吴城镇。
有诗人称这里的景色之美:“落霞与弧鹭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人,河水一定是清的,到处是高大的古树,水草丰美,相信这句诗句不是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