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6日
去马山灵山寺看大佛。2000年曾见朱老师的电脑屏幕上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佛,今天才得知,原来就是在太湖边上的马山灵山寺。叫灵山圣境。
据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有三座小山,面向太湖,左边叫青龙山,右边叫白虎山,中间的小山略低,叫灵山,原先有一个很小的寺庙,叫灵山寺。有人独具慧眼,看中了这个地方的旅游前景,投巨资在半山腰修了一个铜佛,高79米,加上莲花宝座,共计88米,沿山坡208级台阶。再往上,是一个小广场,四周是藏传佛教常见的铜转经鼓。广场中央是一个铜雕巨柱,柱顶是含苞待放的莲花,底下是四个肌肉发达的力士,怒目而视人间的小人。铜柱的下面是水池,池中有九条飞龙,昂首向天,张牙舞爪。池外有九组铜雕凤鸟,这里叫“九龙沐浴”。
在这里,是叫公园好?还是叫寺庙对?说不清楚。
这里有一个展览馆,它介绍了佛教文化,分别是:1、洗心;2、佛坛;3、五智门;4、九龙沐浴;5、降魔;6、阿育王柱;7、敬香礼佛;8、佛手;9、涅槃;10、佛博馆(抱佛脚)。
4:30,小广场的音箱里发出了特别好听的男中音,介绍九龙沐浴,游客们则顺从地集中到广场南边,虔诚地看着。音乐声起,九龙嘴中冒出白烟,仿佛突然之间有了灵气,成了血肉之躯。在音乐声中,喷出的水柱呈现各种姿态,上升,摇曳。突然,九龙嘴中喷涌出巨大的水柱,射向含苞待放的莲花,花开之后,出来一个男孩,他就是释迦牟尼。古印度,即现在尼泊尔地区的一个国王的儿子。另有一个传说,是他的母亲怀胎一年,然后在腋下生一子。落地之后就能行走、说话;然后走出七步,步步脚印,成为莲花。佛圣嘛,必有与众不同之处,虽然编造的故事非常离奇,但是信徒们仍然当成真的一样,口口相传,印成文字,当成经典。这“九龙沐浴”也是给释迦牟尼一个有别于常人的特殊礼遇。虽是如此,却觉得这个设计者确实是匠心独具,而且加工起来很难。当九龙沐浴之后,那九凤的嘴中会流出“圣水”,引得游客们纷纷倒掉瓶中的矿泉水,争先恐后地去接什么“圣水”。这些穿着高雅的游人也不能免俗。
那高88米的铜佛,大概是和美国的自由神像一样,制作时先放大样,分成若干片,做出佛身,然后立一个铁架做支撑,再一片片地焊接,然后再鎏金。这工程很不简单呢!
站在大佛的脚下,那趾甲盖象脸盆一样大,只有仰视才能看到那笑容可掬的佛面。向下眺望,台阶、通道,一直通向太湖。天和地,群山环抱,大佛压顶,让你顿时感自己是何等地渺小,哪有不昄依佛门之理?信与不信,人们都要摸摸佛脚,仿佛真的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运!
建筑家们深刻地领会了佛家的精髓,用现代技术创造了佛教新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