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去智化寺聆听古乐

(2007-08-26 17:25:58)
标签:

乌木

禄米仓胡同

宦官

僧人

英宗

智化寺

分类: 闲逛北京
北京——去智化寺聆听古乐 

   

    今天去智化寺。边走边打听,找到新开的金宝街,往北拐到一个小街,再一个小胡同中,叫禄米仓胡同,四周都是高大的楼房,只有这一片仍未拆迁,飘着尿臊味的公共厕所对面,便是智化寺,它已经低于地面大约2尺深了!

    据说明朝英宗年间,宦官王振深受年仅九岁的英宗信赖,后来,王振独揽朝中大权,把一些大臣纷纷投入监狱,就在东城修了这座家庙。王振曾鼓动英宗亲率大军还击北方入侵者,结果大败,王振死在乱军之中,皇帝英宗被俘。国内哗然,王振家族被满门抄斩。国内拥立英宗的弟弟为皇上,后来这个皇上死去,英宗被放回国,重新为皇帝,仍思念王振往昔的情份,便“敕封”智化寺。

    清代时,有一个修明史的人见到此庙,认为不应该给宦官王振立庙,便拆掉了一部份,留下了如今的样子。再后来,经过抗日战争等年代,仍保留了明代的精美木雕艺术。特别是藏经阁,转轮上有十分精美的大鹏金翅鸟,飞羊、蝙蝠,须弥底座描金画银,残留着藻井,确实很漂亮。中国人在木头上雕刻,不像西方用石头雕刻,因此,能长久保存下来十分不易。万佛殿中藏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小佛,供奉的佛像衣着鲜艳,服饰华丽,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藏经柜的底座全部楼空,雕工细腻,如此宝贵的地方,竟然允许游客到二楼去参观!

    1952年,僧人在藏经阁中发现乐谱,经整理,有200首能演奏。他们用的笛、鼓、锣,与现代的也不一样,记谱用的是所谓“尺谱法”。我是12点左右进的寺,为了等待3点正的音乐演奏,就仔细地看了各个殿堂的介绍,最后,在风中静坐了一个小时才听到了演奏。据说,那是相当于宋朝的一个曲子,那声音和丽江“傅科音乐研究会”的不太一样。智化寺的鼓点十分明显,因为不懂音乐,说不出一、二、三来。

    出寺门之前,见到现在仍活着的一个僧人,颤巍巍地由一个男子陪着上街。智化寺已有560年的历史了,就苟存在一片现代化的高楼之中,显得那么异端。

这里还展览有传奇的乌木。台湾商人卢先生到成都,发现并保藏乌木的经历。原来这乌木是几千年之前的树木被冲倒在水中,变成木乃伊,坚硬黑亮,十分难得,造型奇特。小时候家里有几双乌木筷子,沉甸甸的,很好用,我一直以为它是和铁木一样的特种木材,今天才知道它的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