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体育》:一个时代的背影

(2010-02-01 15:49:23)
标签:

体育

网球

费德勒

硬地

纳达尔

分类: 网球·爱罗杰·爱生活

        《最体育》:一个时代的背影

 

         更多精彩,请点击: 《最体育》第十四期

 

 一年之前,在费德勒的泣不成声之中,纳达尔满脸歉意地举起了澳网冠军奖杯,完成了对费德勒法网红土、温网草地和澳网硬地的征服;一年以后,在连输穆雷两盘之后,男子网坛最坚强最血性的钢铁汉子纳达尔,因为伤势的加重不得不退出与穆雷的四分之一决赛。那一刻,在澳洲国庆日无比绚烂的烟火里,纳达尔一脸的落寞,一个时代的背影也渐渐模糊。

 也许至今仍有无数球迷不屑于纳达尔的网球,在他们看来,与优雅完美的费德勒相比,纳达尔的网球缺少美感,更不见举重若轻、闲庭信步的潇洒。或者更以为他是“有肌无脑”,只是一个赳赳武夫而已。这样的评价对纳达尔显然是不公平的,他的魅力在于他的激情他的斗志,而对于网球他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要知道,在漫长的五年时间里,他一直在与史上最佳球员抗衡;而这种抗衡的结果,就是诞生了08温网决赛那样荡气回肠的经典,也开创了一个属于费纳联手统治的网球时代。 

 如果说费德勒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网球之神,那么纳达尔便是凭着小无相功把少林七十二绝技倒练如流的鸠摩智,无论他如何想要突破想要改变,他的打法都要依赖无休无止的奔跑上面。他的每一次击球,犹如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七伤拳,抽击、奔跑、上旋、奔跑……由此形成的纳氏风格,具备一种完全迥异于费德勒的暴力美学。即便略显单调,缺乏内涵,也足够让观众血脉喷张,足以让费天王扼腕叹息。

 在很多人眼里,纳达尔是为了获得胜利不惜以自我毁灭为代价的那种人。自从他踏入网球赛场的那一刻起,围绕他的打法他的膝盖的质疑声就从未停止。在这一点上,一向谦逊低调的纳达尔显得格外固执。每当记者问起这样的情况,他总是不耐烦的表示“这有什么新鲜的?每个球员都有点伤病,这只是平常的毛病,我还会照常地打下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一些细节还是出卖了纳达尔的身体:两条绷带似乎就没有离开过他的膝盖;他会在比赛中的一些瞬间突然放弃他标志的“公牛跑”;在发球间歇,他除了扯裤子之外还会多做一件事,那就是扳扳双脚,摸摸膝盖。

 一方面,他从红土到草地再到硬地,一步一步地完成对费德勒领地的征服。去年澳网堪称纳达尔职业生涯辉煌的顶点,他在决赛中击败费德勒获得职业生涯首个硬地大满贯冠军,当时看上去他比费德勒更有可能完成职业生涯的“全满贯”。而另一方面,他的身体日积月累的耗损,犹如一个充满张力的弹簧最终还是失去了力量。当去年走进罗兰加洛斯,纳达尔架势依然,却霸气不再,恍如内功全失的鸠摩智。然而,鸠摩智选择的是放下执念飘然而去;而纳达尔却在短暂的休整之后,继续偏执地毁灭自我。

 去年底,网球专家卡希尔在接受ESPN采访时说,“我想他想要重回巅峰,就需要花很长时间恢复身体的状态,要彻底使膝伤恢复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如何在身体和心理尽快恢复,使自己更快更强,我想这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跟随着他的问题。”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自从纳达尔去年受伤复出之后,他已经找不到过去的自己。对着世界前十,纳达尔一次又一次的被横扫。西里奇、德尔波特罗、达维登科都送给他充满绝望感的惨败。从红土到硬地,纳达尔实现了他的坚持,也倒在了自己坚持的路上。马革裹尸是战士宿命般的结局,功成身退总是少之又少。如果说去年的法网是纳达尔职业生涯的转折,那么今年的澳网就是对纳达尔命运的宣判。在这里达到巅峰,也在这里走向没落,一年的时间纳达尔走过宿命的轮回。即便是这个坚强的西班牙人一再如施瓦辛格般说着“I will be back”,但是我们都已经清楚地知道,那个过去的纳达尔再也回不来了。

 每个时代都终将成为历史,伟大如费纳时代也是如此。只是让我们略感意外的是,当费德勒继续创造传奇的同时,是纳达尔率先退出了这个舞台。就像网坛常青树阿加西所说的那样,“费纳统治男子网坛的时代就快到头了。”至于纳达尔,“如果你还在挣扎于你的膝盖,那要赢得比赛可不容易。我想,或许他整个职业生涯都要来跟膝盖作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