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球比赛而言,如果对阵的双方不是莎娃伊万这样的美女的话,看女子比赛真的是一种折磨。没有凌厉的发球,没有精彩的变线,没有荡气回肠的鏖战,总感觉缺少了一种力度和阳刚之美;即使澳网的女单决赛,两位力量型的打法的选手对阵,同样让人提不起精神。
虽然我很希望萨芬娜能够夺得她的第一个大满贯,但是理智告诉我小威将会横扫。而结果也印证了这个道理:理智胜于情感。看着一脸无措的萨芬娜,我心中有点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女子比赛本来就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样的屠杀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刻的我有点怀念去年的澳网决赛,即使比赛内容同样乏味,但至少彩裙飘飘、娇艳相对能让我们男性球迷不至于走神。只可惜,莎娃美的精致、脆弱的像玻璃,伊万为情所困也一再的沉沦。只剩下一个黑“壮汉”一个白“壮汉”肉搏,折磨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第十个冠军,小威的确威风八面,但是6:0,6:3的比分能够让她拿下澳网冠军,却不能让她成为那个大姐大;能够登上世界第一,却不能成为下一个海宁。即使她不会像扬科维奇、伊万那样“水”,但也绝不会像海宁那样“牛”。小威的登顶,与其说是暴力网球的回归,不如说是女子网球的一种悲哀:山中无老虎,猴子成霸王。这种论点有点极端,有点偏激,但绝对是事实。试想一下,如果海宁在,情况会是如今的这种状况吗?女子世界第一就如果一个烂皮球,谁都可以任意踢上两脚;如同是一个烂椅子,谁都可以坐上半天,这是一种悲哀。乱世出枭雄,但是自打海宁退役后,枭雄没有出现,登上世界第一的球员都逃脱不了被人诟病的命运。再反观男子网坛,看看费德勒是如何做世界第一的,看看纳达尔是如何争取世界第一的。这样的世界第一才有尊严,这样的世界第一才能令人仰视。
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同病。海宁的退役再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没有英雄的时代是遗憾的,没有王者的网坛是寂寞的(仅限于女子)。09年的澳网,折射出女子网坛当前的窘境。说到底,小威只不过是钻了海宁不在的空子。后海宁时代,没有大姐大。
[澳网征文]纳达尔理应得到奶粉的尊重
[澳网征文]85后球员应向费德勒致敬
[澳网征文]费德勒需要勇敢一点
[澳网征文]罗杰萨芬,相见不如怀念
[澳网征文]中国网球需要雄性因素
[澳网征文]费德勒让球迷难以适应
[澳网征文]塞尔维亚人首秀难言精彩
[澳网征文]永远别对他们心存幻想
[澳网征文]奶粉宣言:09澳网属于罗杰
[澳网征文]夺冠系数:罗杰〉穆雷〉小德〉纳豆
费德勒:神坛向左,人生向右
寻找完美球员费德勒的不完美
费德勒:用发球上网豪赌法网?
历数困扰天王红土战绩的几宗罪
球王命运天注定,奶牛巴黎梦难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