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金沙音乐剧文化 |
分类: 杂七杂八 |
从06年开始就眼巴巴地盼着金沙巡演到北京。
之所以盼望的原因纯粹是因为偶尔去彪歌的时候听到过一首谭维维的"忘记",
然后就四处寻找有关金沙这部音乐剧的消息。
然后就一直念着07年12月28和29号两天一定要留好时间。
金沙的故事怎么看都有点像“神话”,
都是男主人公转世以后又碰到了千年以前的恋人,
碰巧发掘出惊天的古迹。
真正看过了以后觉得让我觉得有点失望。
本身应该是一个很美的故事, 演出来觉得比较仓促,
犯了虎头蛇尾的通病,
歌词如果照本来想像的应该是那种唯美的,带点缥缈的意境,毕竟是一个爱情的悲剧。
现场的效果有点现代白话剧的对白。
配歌方面的雷同过于明显, 当然音乐是应该有主线的,
但是前后的配歌有点换汤不还药,个人觉得亮点在沙的总有一天,
金的飞鸟和鱼, 还有金的忘记,
尤其是忘记,是全场的压轴曲目也是最出彩的场次。
主办方打着谭维维、沙宝亮的旗号大肆做广告,结果一个也未出现,
对此在演出后主办方的解释很理直气壮--我们的主角分ABC的,维维这个档期没有时间啊!对此我非常不认可。
况且这个女主角的表演真的不如谭维维, 声线方面差的比较远,
表现力不够。
还有个小插曲比较有意思,沙的出场安排由观众席上台,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大手电筒不时向观众脸上乱照,
在黑暗的剧场里尤为刺眼,
我身边的男性观众已经忍不住大声呵斥,以为是晚来的找座位的人呢。
我买了一张CD, 放出来声道不平衡,像是听单声道的东西。
不仅仅是不完美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