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躁的新鲜

(2008-01-19 22:10:03)
标签:

杂谈

建筑设计

    电视播报,俄罗斯准备耗资16亿英镑,在莫斯科郊外建一个“玻璃城”。“玻璃城”是个150米高的圆锥体,底部将被设计成有12个花瓣形的鲜花形状,花瓣内20公顷的建筑面积分为6个区,拥有几乎一个中等城市的所有设施,每天至少可以容纳100万人。

  似乎为了与这个巨无霸建筑呼应,在圣彼德堡,也宣布将建一个高394米的螺旋上升的摩天楼“玉米棒”,预计耗资24亿美元,建成后将比300年前彼得大帝建造的彼得保罗大教堂高出两倍多。

  看来,近年鼓起口袋来的北极熊,这次也卯足了劲,烧点钱,迫不及待弄几个“第一”的建筑给世人炫耀一番了。

  跨入新世纪后,新崛起的国家不约而同地患上了“雄伟建筑焦虑症”,争先恐后地聘请欧洲建筑师,在自己显眼的国土上,建起几个惊世骇俗的“概念”地标建筑,好象一个刚富起来的村姑,急急的冲进时尚店,买一件貂皮大衣,籍此表明,如今的她已今非昔比。

  全世界10大最高建筑,有六个在中国,台湾101大楼、金茂大厦、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中信广场大楼、深圳顺兴广场大楼、香港中央广场大楼。

  老牌的富翁欧洲在建筑高度上被远远的抛到我们的后面。

  也许,对一个崛起的大国来说,建几个世人瞩目的大而奢侈的地标建筑,更能体现“发展”的精神。但现代化不等于一体化,今天我们的城市似乎太雷同了,每一个都象是昨天刚刚开张的连锁店,于是,绞尽脑汁,要把建造显眼的地标建筑作为城市乃至国家的名片。

  但往往,衡量这些地标建筑的重要指标,仅剩是否能给人们带来新鲜的感觉。

  而这,只是一种浮躁的新鲜。

  俄式“玻璃城”的造型效果图,象极了蛋糕上的一朵奶油裱花,只是,想到这不是用奶油,而是用钢筋、水泥、玻璃来做奶油小花,心中才闪过了一丝惊讶。

    柏杨说,美国是神的空间,马路、汽车什么都是宽阔的;欧洲是人的空间,建筑尺度适宜,环境宜人;亚洲是鬼的空间,到处拥挤不堪,人无法拥有空间。

    建筑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建筑的精神是与自然讲和,中国道教的“自然无为”,造就了传统中国建筑的艺术美,我不学建筑,但总觉得当今我们许多的建筑师总在以一个人的头脑,想出那些与自然闹别扭的作品,实在是太辛苦了。

  

浮躁的新鲜

上海金茂大厦与兴建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再说几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