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吟走 |
走下雨读桥,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冬夜的星空。
似乎从未注意过冬日夜空还有如此的繁星。习惯于在夏夜仰望,但总认为夏日满天的繁星过于喧闹。而在这寒冷的冬夜,挂在暗色天空上的星星朴素而清美,苍凉而孤寂,宁静而深遂,油然而生一份岁月的感慨。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会有未来。我当然没有具备这位德国哲学大家所说的胸怀,用民族兴亡的望远镜去感悟广袤未来。我发现冬日的夜空特别暗,星星如同黑丝绒上的钻石,熠熠生辉,穿透力强大得令人诧异,就连往日夜里朦胧的古镇,也似披上晶莹的光衣。冬夜繁星下,沧桑的老镇上,站在老街上孤独的我,却是那么渺小,暗淡无光。
这星空,这古镇,都是执着千年,才保持了这份傲然,演绎了这千年的美丽。
执着,是一个与自己软弱角斗的利器;执着,是一股对生活滋润的甘泉。艰苦跋涉,莺歌燕舞,赞扬和漫骂,都将成为过眼烟云。如同脚下走过的石板,如同头顶闪耀的星宿,坚持自我,才能活出精彩。
想起曾经与木心先生的一段对话。我说:保护和复兴古镇太累了,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有时甚至到心力憔悴的地步。先生对我说,你要学米开朗基罗。这位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在画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时,用了四年时间,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个人。许多人劝他找助手,但他为了保持画风一致性及艺术同一性,只找了一个调颜料干杂活的。在他生命最后二十年中,为了修复好圣马可大教堂,他竟连用的每一块石头都要亲自看过。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的《把酒问月》,道出了人生片断的自然永恒,更把明月依旧的圆缺,幻成了人生不断传承的流水倒影。
做不了这古镇上空的星,就做一滴流淌不息的河水,也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