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门后的新生

(2007-09-15 23:26:35)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吟走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每年要到德国。去多了,也体会出这个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的不同。法国人的浪漫情结总是不断滋养着法兰西民族人文创意的沃土,使其至今成为欧洲文化的先锋;而在德国严谨不苟的表情下,读到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务实态度,从他的汽车、建筑、世界杯足球赛的筹备乃至对历史建筑保护所持的立场,莫不如此。

    曾经沿著名的浪漫之路,造访了很多的德国小城镇。在8000多万人的德国,竟有13500个小城镇,其中75%的小城镇都不到5000人,似乎在德国还没有我们这里轰轰烈烈的“乡镇合并"。但镇虽小,却处处是古迹,每次倘佯在这些中世纪城镇洁净的石板路上,吸引我的更多是这个民族对历史遗产的态度和做法。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两个城镇。—是罗腾堡 (Rothenburg),—个宛如童话般的小镇。它是德国所有城市中保存中古世纪风貌最完整的地区,欧洲最著名的度假小镇之—,镇里的民居旅馆数量之多,特色之鲜明令我裹足不前;另一个就是巴登巴登(Baden-Baden),记得是在午后进入的这个欧洲最著名的度假地。巴登巴登和其他德国古镇—样,把绿色覆盖的保护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绿茵鲜花,花园处处,但更吸引我的却是成片的中世纪二三层的建筑,整个镇几乎没有—幢高楼,仿佛百年前的时间在这里停滞凝固了一般。一旁的德国朋友告诉我,二战期间,这个城镇几乎完全毁于战火,是战后又进行了—系列重大修复保护才得以重现这个古城镇的风姿。进—步的介绍中我得知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战后的废墟上,德国人把临街的原有建筑的立面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紧靠旧房子街立面,在后面按现代功能需要重新建造新的结构建筑。

    好—个“旧颜新身"!在德国人对世界遗产的概念理解中,旧的建筑不再是—块不可添加的“活化石”,而是不断位移、变形、接壤、直至凤凰涅磐重生的生命之屋。

 

    时隔几年,在乌镇西栅的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中,我碰到了—个棘手的问题。西大街中段有连接着的三间民居,二楼一平房,粗看立面似乎还较生健,但掀开瓦片进行修复时,却发现三间墙体已严重变形和坍塌,里面屋梁架几乎都已腐朽,严重处手指一触,烂屑便纷纷落下。

    时有人主张一拆了之,我并不赞同。这三间普通民居虽单个价值不高,但对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构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细胞。拆之,老街少了一页历史的记录;保之,则濒临消亡的百年老房又将枯木逢春。在经过现场测量及对以后建筑功能定位后,我画了方案图,保留了老建筑三个临界立面,与后接新建部分成为了—个新的整体。

    不否认此乌镇老街民居个案修复的成功,德国人对待历史遗存成熟思想和务实做法给了我极大的借鉴。保护不是简单的复古,片存的历史遗存元素和现代技术理念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小心翼翼地修复老镇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务实的必然选择。

    珍惜我们每一份所拥有的历史鳞片,用思想理念之龙身去舞动。

 

 

写完此篇,翻出了曾在德国之行中给女儿寄的二张明信片,将文字附录于此:

    寄自罗腾堡Rothenburg,每年全世界400万的游客能为入住这里古代而传统的民居而兴奋不己!这个已有八百年历史的小镇,是二战后德国仅存的免于战火的小镇,美丽的魅力来自这种秉承自我的独特!

 

    寄自柏林如果说城市是—个民族审美情趣物化的产物,那么首都是这个国家的浓缩版。我喜欢柏林,是她拥有荣辱不惊的沉静与朴实,没有华丽的建筑和彩色的人行道砖,冷冽洁净的空气中能听到远在万里之外女儿的笑声! 
 
 
        老门后的新生 
                          左侧楼房梁架腐朽严重。
 
 
        老门后的新生
            右侧楼房梁架后半间己全部腐烂,毫无保留价值。
 
 
        老门后的新生
                        右侧楼房原来墙体。
        老门后的新生
                         保留的楼房左侧立面。
    老门后的新生
                          保留的平房临街立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莲塔的血脉
后一篇:冢之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