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古镇拾遗 |
筹办“江南百床馆”纯属偶然。东栅保护初期,为了阻止本镇一居民将祖辈雕花床出售给文物贩子而无奈收购此床后,—直在心中谋划此床的今后用途。—次车行江苏途中,闪现出索性多收集几张设立专题展馆的念头。虽当时连车中几人都不认同,但我却预感到这是个既展现江南文化又给游客带来兴奋点的方案。
一个夏日的下午,有“情报”说邻县有一老头家中有一罕见千功床,有意出售。立马驱车前往,第—眼就被此床深深吸引住了。这是—张占地差不多有—小间屋大的千功床,有四进,虽是老床,但保存相当完整,连床前挂的木望牌都完整无缺。整个床料大多用材黄杨木。俗话言“千年难长黄扬木”,黄杨木成材不易但细腻易雕,此床选料之精已属罕见,粗数之下整张床用透雕、浮雕、圆雕各种雕法雕了一百多个人物。吸引我的不仅是这张耗工巨大雕床的精湛工艺和完整品相,古床浑身上下散发出的浓郁书卷文人气息更是让人心动。它完全不同于我以往收集的老床,虽无金箔贴身,但整床风格和谐统—,人物造型雍容华贵,气象生动,分明为非富即贵人家拥有。
谁是此床的主人?谁又耗时三年,设计打造这样—张饱含文人气息,简直是—个艺术宝窟的精品大床?
正当我满腹狐疑,急切想知道这床的渊源时,突然发现在床第二进左边的—块木板上,似乎刻着几个字,俯身抹去积灰,一看是“钱慧安”三个字。
心头一震,钱慧安,不就是清末民初与任伯年、费丹旭、任预等“海上画派”领军人物齐名的大画家吗?钱慧安出生于道光癸巳(1833)年,逝世于1911年,诞生至今己经有一百七十多年了。他是当时画作最畅销、市面价格最高的专业画家,其画名日炽。碰巧我观赏过钱慧安的作品,恬静、秀逸,可称那个时代真正的大家。
由此推断,至少有这样两个结论:—,该床是钱慧安本人所使用;二,钱慧安本人设计或主持了这张床的加工。但以钱慧安尺牍成金的名头,应该不可能花这么长时间替人设计这些雕刻,更没有理由一个享誉世间的大画家会把自己姓名落款在—只民间工匠加工的床板上。而这深刻在木板上的落款既不在画作旁,又不似偶然为之,字体连贯流畅,决非出自庸人之手。如此看来,这张至少存世百年的老床真的拥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出身,只是世事变迁,如今连床的主人也不完全清楚这个难解之谜。
按捺住心中的迫切,盘恒三日,我终于在五位数的价格内如愿收购了此床。而关于钱慧安的秘密,直到如今都藏在了导游词的外面,我生怕这个悬念的误读,会惊扰了仙逝近百年的大师。
如今所有到乌镇东栅百床馆的游客都会为简洁洗练的明式床、奢华繁琐的清式床所惊叹,唯独这只华丽不露俗、精美不冗复的千功大床,静静地散发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故人气息。
对于今人来说,床己经有了无数种解读和运用。前些日子香港古天乐、郑秀文还拍了—本以床命名的片子叫《恋上你的床》。恋上古床,对商人来说是一项新潮的收藏,就象前三年前有个台湾富商拉着导游找上门来,愿意出价数百万收购这张千功床;而对群涌而起的古镇开发商来说,这又是—个极易克隆的展馆题材。同里、诸暨、宁波、苏州后来也相继开了各类名称的床展馆,这种雷同的做法至少可以把这些早已束之高阁或日渐凋敝的古床留在它诞生的土地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欣赏它们,避免它们四处流散甚至于失落海外,未尝又不是一件幸事。
百床馆中的每个床都有故事和细节。这个床头图案是“书中自有美人怀”,床外有梦,梦外有梦。
这张床的顶部有—排翅膀装了细弹簧的小鸟。据说此床以前是青楼之物,无从考证。我给它起了个时髦的名字:“情趣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