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草原骑兵51155
草原骑兵5115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037
  • 关注人气:1,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服了,枪丢啦!》

(2009-02-07 13:04:11)
标签:

通信员

连长

丢手枪

杂谈

什么是舒服?人和人的感觉不一样。有的人爱喝酒,一喝就醉,喝大发了就舒服了;有的人爱睡懒觉,在临晨睡个回笼觉,再做梦娶上N个媳妇,那才叫舒服;有的人爱运动,在运动中出一身臭汗,那个感觉才叫爽;有的人肚子不好,经常憋的肚子疼,急的抓耳挠腮找不着厕所,解决啦,就舒服了。你说什么是舒服?还真不好下个定义。

当然,任何人都喜欢舒舒服服的,不管你是站着、坐着、躺着,不管你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一般是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不站着,怎么舒服怎么来,你说呢?但要根据环境、场合来确定舒服的方式和程度,别舒服了把自己姓啥都忘了,那就麻烦了。

这不是我的连长在野外训练时,憋不住大便了,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解决了,他彻底舒服了,结果把手枪给丢啦,麻烦可就大发啦!

《舒服了,枪丢啦!》

骑兵部队有个训练科目叫《野外骑乘》,就是以连为单位骑着马在山地、平原等各种地形上乘马行进,是骑兵最舒服的一个训练科目。说的通俗些就是骑着马游山逛景,所以这个训练科目人人喜欢。一般是全连人员不携带武器骑马训练,要求排以上干部都要携带自己的“五四”手枪,不是为了摆显,那地方也没人看,为的是训练中防止发生意外,有时也能顺便打只野兔子回来。该科目一般是在冬季进行,为的是使人和马都活动一下,冬季的马不能让它出大汗,用牧民的话说:“冬天骑马出汗等于出油,春天让马多运动出汗,通过夏天的抓膘,秋天才能膘肥体壮”。成吉思汗打仗从来不在冬季进行,就是这个道理。

骑兵部队在冬季每周安排两次野外骑乘训练。这天是连长带队,骑乘路线是红旗公社方向,也就是在老乡的农田中的沟渠间行进。连长是69年的老兵,我是副连长,当全连行进快返回时,他让我带队先返回营区,原因是实在憋不住了,得找个地方方便一下,我执行命令将部队带回,他和通信员找个没人的地方方便去了。

《舒服了,枪丢啦!》

说实话,当骑兵的百分之九十有胃病,卫生队的药消耗最大的就是“胃舒平”。每天早饭刚塞一肚子稀粥和窝头,骑着马就开始上下颠簸,骑在马上颠的能听见自己胃里的汤汤水水叽哩咕噜乱响,能不颠出胃下垂吗?就是铁胃也受不了啊!有经验的老兵一看上午是骑马的科目,绝对少吃,就是少吃也要把武装带系的紧紧的,尽量减少因颠簸产生的胃下垂程度。在连队你要找“男宝”和“伟哥”可能没有,但要找“胃舒平”每个人从哪个兜里随便就能拿出来一把。胃不好消化就不好,消化不好就导致肠炎,有了肠炎解大便就没有规律,经常有人在训练中憋不住的,甚至拉裤子的,所以今天连长去“出贡”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回到连部后没一会儿,连长也进门了,我俩同屋,看他回来总觉得他身上缺了点儿啥?刚开始也没在意,坐了一会儿看见他床头的手枪没挂在墙上,我就问他:“你的手枪呢?”他才如梦方醒,大叫:“他妈的!光知道舒服了,手枪忘在野外啦!”

《舒服了,枪丢啦!》

冬天在野外解大便你可能没有这个经历,本身穿的窝窝囊囊不说,就是天寒地冻你想刨个坑也不容易,无形中增加了“野外出贡”的困难,又怕你的枪沾上你的“地雷”,只能将枪取下来放在一边,结果是舒服了,枪丢啦。

原因也顾不得分析了,抓紧找枪吧。我说:“你还记得你拉屎的地方吗?”他也不含糊:“忘了老婆也忘不了那个地方,通信员!备马!”我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跟他说:“你和通信员快去找枪,这事先不能上报,还不能张扬,上报就成事故了!实在找不到那也是你的命不好,连长这小官恐怕也万岁了,当不成了。”话还没说完,他和通信员骑着马找枪去了。

部队行政管理的要点就是“人、车、枪、酒、款”,其中的重点是枪支的管理,其它的方面不会再产生恶性案件,唯有枪支可能造成更大的刑事案件,发生丢枪事件必须一查到底,一经发生,必须上报到军委一级,是部队防事故中的重中之重。那个年代部队人员思想单纯,管理也不严格,新兵入伍就发给你真枪实弹,一般是每人发上百发半个基数的子弹和四枚手榴弹,那时枪弹就放在班里的枪架上,也没因枪支管理不善出多少事故,后来社会复杂了,也影响到部队,发生了枪支管理不严格的恶性案件,枪支弹药也就入库了。

连长丢枪赶的也不是时候,前段时间一连二排长挂在宿舍墙上的五四手枪刚丢了,幸亏发现查找及时,在五原县政府招待所的厕所的粪坑里找到了,万幸没出大事。他这到好,为解大便把枪又丢了,你说寸不寸。

连长出去找枪我也坐不住了,急的在屋里团团转,那时也没个手机等通信工具,不知找枪情况如何,但自己分析问题不大,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不象现在这么复杂,老百姓见了枪怕伤着自己都不敢拿,加上连长是从农村入伍的,与驻地附近的老乡有特殊的感情,从生产队长到羊倌儿他几乎都认识,他没事儿就去村里和老乡喝酒,上午训练的地方又是他喝酒的“根据地”,加上内蒙那地方地广人稀,外人很少路过,丢枪时间也不长,我估计他的枪可能丢不了,但愿是这个结果吧。

下午操课的号音刚响,连长和通信员终于回来了,连长身上背着他的五四手枪。原来他的枪让村里的羊倌儿在放羊时捡到了,正背着手枪放羊,准备送到团里呢,被连长和通信员逮个正着。这事儿放在过去有惊无险,现在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不死也得扒你一层皮!

最后警告读者,舒服了,别忘乎所以,说不定丢点儿啥。没过几年我还真又遇到了,舒服了,车丢啦。这事儿下次告诉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帮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