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草原骑兵51155
草原骑兵5115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037
  • 关注人气:1,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亲

(2008-12-24 16:24:49)
标签:

探亲假

牛郎织女

杂谈

        元旦将至,春节也快来了,那个年代在部队,这个时节最不好过。当兵的人深有体会,年终总结刚搞完,该立功的立功,该受奖的受奖,牛郎抱着军功章和奖状开始想织女了,没织女的也想父母、兄弟姐妹了,想未来的织女和同学朋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来临之际,没有不想家的,赶紧找领导打招呼,准备请一年一次的探亲假吧。

 探亲

麻烦就出在这儿了,军队的性质决定了越是节假日,更是加强战备的时期,探家问题此时是管理干部最头痛的事了。军队条令规定干部每年一次探亲假,结婚的30天,未婚干部20天;来队家属到部队探亲不得超过60天;营以上干部家属才够随军条件。战士在服役期间原则上没假,服役期满三年可请探亲假。这个时期,在连队的年轻干部是“老爷庙的旗杆儿――独一根”好说,战士的思想工作也好作,主要是已婚干部,都想春节请探亲假,你说应该让谁回家过年?让谁节日值班?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连队的干部、战士的年龄比现在的要大,在我80年当副连长时有很多战士比我岁数都大,而且有许多结婚的,更别说干部了,连队正副指导员都是68年兵,连长是69年入伍的,四个排长中有两个73年兵,加上76年入伍的司务长,他们都已结婚产子,9个干部中只有我和四排长是“光杆儿司令”,属于“原封后生”是“幸福”牌。春节将至,那几位已婚干部每天兴奋的唱“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他们几个都在“拉屎攥拳头--暗里使劲”,琢磨着春节请探亲假呢。

探亲 

今年连队的情况有些特殊,指导员和连长的家属都是春节前后的预产期,这个期间生产估计是他俩有计划、有预谋掐着日子“种”上的,这个时期休假,真是又吃萝卜又喝汤,即能回家过春节,又能伺候月子,两全其美。鉴于这种情况,连队其他人也别想牛郎织女春节相会了,赶紧想法把“织女”哄骗到部队过年吧。

指导员家属年初来过部队,连长年初那会儿探过家,指导员已有一个儿子,连长家属前三年生了个“千斤”。政策允许,一个想再要个女儿,一个想再生个儿子。两人天天盼着梦想成真,特意找了个老乡给他俩算过一卦,卦中说:指导员打了个下8环,一定能生个姑娘;连长射击功夫也不错,打了个10环,肯定是生个“带把儿”的。

指导员家属在东北,那圪垯粗粮多,他准备了些粮、油,有两袋白面和50斤大米,还有一塑料桶20斤胡麻油,加上几十斤猪肉,可能还有其它的,咱也没注意。连长家在内蒙西部,也准备了不少东西,除了粮油外还买了5只羊,那时的一只大肥羊才十几元,羊皮能卖三四元钱,计划经济,羊肉几乎等于白吃。连队干部哥儿几个看见连长的大肥羊,总是睡不好觉,半夜做梦都流哈喇子,启发了连长N次也没弄出一只,理由很简单,是为他儿子准备的羊,态度很坚决,别打这几只羊的主意!但是留下个悬念:“要是生了儿子,我5只羊全部拿回家慰问立功的老婆,如生了闺女,我只拿一只,其它的全部留给你们”。哥儿几个在玩笑高兴之余怎么也觉得挺别扭,怎么儿子闺女差别那么大,堂堂共军干部竟有如此落后的观念!?还是别吃的好!

探亲

那个年代老百姓的日子很苦,能吃饱的家庭算是条件较好的,很多人家保证不了温饱。所以,成了家的部队干部每次回家都是个艰苦的历程,几袋米面就好几百斤,再提留些油或其它东西,真不可想象他是怎么搬运回去的?一般情况下从部队驻地到火车站还好说,连队派通信员送到车站,下车后都是提前打电报让家里人去接站,否则根本运不回去,为了孝敬家人,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可惜的是他们拿的都是连队的东西,好象是没给钱,说的好听点是侵占士兵利益,说的不好听些是:“喝兵血”!那个年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口大锅里吃饭,谁也不想得罪谁啊。

连队主官一般情况必须始终保持一个在位,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指导员家远提前和团里请了“机动”探亲假,电报一来马上可以出发。你别说,老乡的卦还真准,给指导员的电报中说生了个“千斤”,如愿以偿,和通信员两人将“货物”搬到了火车站,好不容易上了车,由于东西太多,结果把20斤胡麻油丢在了候车室的椅子下面了,不知成了哪位同志过年的慰问品了。没过几日连长家的加急电报也来了,也是卦中所言,打了个10环,生了个儿子,他兴奋的不知儿子该姓谁的姓了,他的东西更多,派了两个战士才送到车上,还悄悄的让通信员随连长一同回家,否则那五只肥羊也够他受的,主要是吸取了指导员的教训,大过年的,别因丢只羊过不好年啊。

探亲

过去的事儿怎么也忘不了,对比一下,现在的日子好多了,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人们从精神状况到物质需求的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回家时不用当搬运工了,只要兜里装上银子,什么东西也能买到。家中的老人也幸福了,家里要嘛有嘛,不需要你探亲时带这带那,只要你工作稳定,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常回家看看,就是老人的希望,就是对老人的孝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